[实用新型]智能多用窗无效
| 申请号: | 02228409.5 | 申请日: | 2002-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洲 |
| 主分类号: | E05F15/10 | 分类号: | E05F15/10;E05F15/20;E06B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多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设在阳台窗台上的智能多用窗。
目前,我国房屋住宅的阳台窗台,其主要防护设施是防盗网,窗户,与此配套的还有百叶窗,雨阳蓬;它们共同的缺点是功能单一,人工操作,有时还存在不安全隐患;虽有多功能和电动的,也难尽人意,顾此失彼。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研制了一种《自动多用窗》。申请号01240174.9,已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通知书。这种窗集防盗网,百叶窗,雨阳蓬,安全通道,报警功能于一体,并能自动开窗,关窗,上锁。但是还需要人工操作或遥控操作。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使这种窗白天能自动开窗,撑起雨阳蓬;晚上自动关窗,锁好防盗网;窗开情况下,如有人想越窗入室,窗会自动关闭,窗闭情况下,如有人想破坏窗体,报警系统会鸣音报警,无需人工操作,并保留原有的功能和遥控,手控操作方式,成为一种智能多用窗。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窗框:由上下横梁与两C型截面滑槽连接构成,两滑槽内设有结构相同的升降系统,管状电机设置在上横梁内。
网架:上下网架用铰链连接构成;上网架置有网蓬,下网架置有依次横向搭接的叶片,并通过拉杆与调节杆相连。上网架上端与窗框上端相铰接,上网架底部两侧分别固定锁销,下网架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滑轮,能沿滑槽上下滚动。
管状电机升降系统:管状电机与智能控制盒连接,卷阳轮,钢丝绳,升降活套,牵引钢丝,拉簧,吊片,下滑轮分别依次连接,自动锁与顶杆连接,升降活套套在顶杆上。电机自身备有手动开启和停电备用装置。
智能控制系统:由智能控制盒,红外探头1,红外探头2组成。
智能控制盒固定在上横梁中央内侧,内置遥控接收器,智能端光控升降开关,红外升降开关其电路分别依次连接,上升端与下降端分别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
红外探头1设置在下横梁中央外侧,形成以探头为中心,夹角150度距离适当的锥形探测区,其电路受红外升降开头控制。
红外探头2设置在上横梁中央外侧,形成以探头为中心,夹角120度的扇形防护区,其电路受下降端控制。
使用时,在自然光条件下,按遥控智能健,智能端电源接通,电源B线进入光控升降开关,利用光控升降开关中的光敏管,对自然光的反应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电流,使继电器的常闭触头D接通常开触头C,经红外线升降开关常闭触点E进入电机,电机正转,电机上的卷阳轮卷起钢丝绳拉动升降活套,红定位销,棘爪推动顶杆使自动锁上移,由锁盒斜槽推动锁销,将上下网架从滑槽上的出入口向窗外推出,钢丝绳继续上拉时,棘爪撞到挡块,使棘爪与顶杆脱开,升降活套可继续上升,拉动上下网蓬、网架,直至升到设定的高度,此时安全通道形成,雨阳蓬撑起,电机、卷阳轮停转。由于红外探头1电源受上升电路控制,此时红外探头1开始处于工作状态,如有人进入红外探测区,红外探头1将信号输入红外升降开关内驱动常闭触点E接通常开触头F,电机反转窗门关闭。晚上自然光消失,继电器无电流通过,光控升降开关复位D;电流直接进入电机,电机、卷阳轮反转,上下网蓬网架随之下降、经下滑轮、吊片、牵引钢丝拉动升降活套,使顶杆带动自动锁下移,当锁舌挂到滑槽上的出入口时,自动锁停止下行,升降活套则继续下移到底,此时网架上的锁销在下降过程中碰撞锁舌使之与出入口脱开,受弹簧拉力而下行,直至将锁销锁定在锁盒直槽内,网蓬整体盖上滑槽上出入口,防盗网开成;电机、卷阳轮停转。由于红外升降开关2受下降电路(即反转)控制,此时红外探头2进入工作状态,如有人进入防护区内,报警系统会鸣音报警。如其它时间需要开窗和关窗,可使用遥控任意操作。百叶窗可调节室内的通风和光线,任意定位。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用途外,还具备以下优点:其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通风采光效果好,尤其是室内出现意外时,不论窗体多大多重,老人小孩都能轻松开启安全通道。稍加改进,还可实现时控开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智能多用窗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管状电机升降系统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自动锁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升降活套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的叶片调节剖视图;
图6是智能控制升降电子线路图;
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参照图1至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洲,未经陈新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8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螺纹钢筋调直切断机的调直机构
- 下一篇:火炬型脊柱内固定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