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电子秤无效
申请号: | 02226409.4 | 申请日: | 200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27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饶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文辉 |
主分类号: | G01G3/12 | 分类号: | G01G3/12;G01G23/1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麟毓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衡器,特别是一种连续自动电子秤。
背景技术
在现有较为成熟的称量技术中,称量粉料和颗粒料一般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两种计量方法。容积法因其结构简单,所以价格低,容易实现,但其缺点是计量精度低,误差范围在±3-5%,而且要求称量物料有均匀的密度,应用场合的范围受到很大局限。对于目前使用的称重法,多采用单一电子秤进行计量,虽然计量精度高,一般准确可达±0.1%,但其计量速度较慢,不能满足企业对衡器产品高速度、高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称重法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保证计量精度的情况下提高计量速度的、并能适用于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的粉末状和颗粒状物料的连续自动电子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电子秤由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组成,机械部分采用气动方法驱动,电控部分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机处理结合程序控制。
如图1所示,物料经下料槽(1)同时进入两个相同的称量装置进行计量,完成计量的称量装置处于等待状态,然后由程序控制投料,放出的物料经下料盆(12)输出,进入下一工序。所述的称量装置是由下料控制管道(2)和称重料斗(9)组成,所述的下料控制管道(2)出口端固定有分别由粗计气缸(6)和精计气缸(4)驱动的粗计料门(7)和精计料门(5),以控制物料流速,在各个下料控制管道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振动器(3),以达到将物料顺利分流到各管道的目的;所述的称重料斗(9)安装在下料控制管道(2)出口的正下方,并通过其称重传感器(11)与底座支架相连接,称重料斗底部装有由卸料气缸(10)驱动的卸料门(8)。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控部分,采用分层分布的自动控制方法,下层的称重传感器(11)和(13)分别将重量转变为模拟信号传送给智能称重控制节点(22)和(23),各个智能称重控制节点独立对收到的信号由微机进行程序处理后,再将数据和控制信号发往上层的可编程控制器(21),可编程控制器(21)同时接收放料信号,经内部程序处理后直接发出控制指令,分别控制各个下料控制的粗计料门气阀、精计料门气阀和称重料斗的卸料门气阀,在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情况下保证称重装置按设定的程序连续地并各自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数据显示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人机界面(24)直接与可编程控制器(21)联接,显示数据和更改设定参数:第二种方法是各个称重控制节点都联接数据显示器,以显示各自的计量状态和输入参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二种方法显示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部分的控制单元框图。
其中:
1——下料槽 10——卸料气缸
2——下料控制管道 11——称重传感器
3——振动器 12——下料盆
4——精计气缸 13——称重传感器
5——精计料门 21——可编程控制器
6——粗计气抽缸 22——智能称重控制节点
7——粗计料门 23——智能称重控制节点
8——卸料门 24——人机界面
9——称重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单个称重装置的实施加以描述:物料从下料槽(1)进入下料控制管道(2),当开机进行计量包装时,振动器(3)启动,粗计气缸(6)和精计气缸(4)分别驱动粗计料门(7)和精计料门(5)打开,物料以最大流量流进称重料斗(9),称重传感器(11)将重量转变成电子信号传送给智能称重控制节点(22);当重量达到设定的粗计量值时,粗计料门(7)闭合,当重量达到设定的目标计量值时,精计料门(5)闭合;料门闭合后物料悬空下落造成的过冲量由智能称重控制节点(22)进行处理,使料门闭合物料完全下落后的重量与目标计量值一致。计量完毕的料斗处于等待放料指令状态,接收到放料指令的料斗由卸料气缸(10)驱动卸料门(8)打开放料,物料经出料盆(12)流出,进入下道工序;称重装置完成卸料,在卸料门(8)闭合后,又自动重复上述的定量计量工作。
通过以上阐述可清楚地得知,本方案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重装置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计量,当其中一个称重装置实施投料时,其他的称重装置进行定量计量,各个交替工作,使投料不断进行,而且本设计可根据物料的流动性和计量速度的要求灵活地增加称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分层分布控制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使高速度与高精度的电子计量得以实现,由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文辉,未经饶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6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提篮
- 下一篇:一种二维积分函数电容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