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自身抗体检测膜条无效
| 申请号: | 02225639.3 | 申请日: | 2002-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新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5106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自身抗体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自身抗体的膜条。
背景技术
人体自身抗体作为自身免疫病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其快速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预后和转归判断及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目前市场上的自身免疫诊断试剂盒多为免疫印迹法试剂盒,它是将混合抗原印迹固定在硝基膜上,操作者只要按一般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操作就可以一次完成多种抗体的检测。但是由于采用混合抗原,普遍存在着检测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无意义条带过多,结果判断主观性大,不易掌握,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检测结果判断更加容易明确,没有非特异性条带的干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简便快速服务的人体自身抗体检测膜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在固相膜上附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不同纯抗原线。
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操作检测多种抗体,无需特殊仪器,避免了非特异性条带的干扰,易于合检分型,简化了操作,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成本,且检测结果准确,容易判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固相膜1上附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不同纯抗原线2。其中固相膜可以是硝基膜;纯抗原可以是RNP、Sm、SSA、SSB、Scl-70、Jo-1等六种特异性抗原中的两种至六种,本实施例可以一次操作同时检测出RNP、Sm、SSA、SSB、Scl-70、Jo-1六种抗原的IgG抗体。在本实施例的固相膜1上还附着有抗人IgG线3作为质量控制线,用以检验膜条是否失效。
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是:先将硝基膜用处理液漂洗30分钟后备用,用处理液稀释自身纯抗原,使最终浓度分别为RNP 20ug/ml、Sm 20ug/ml、SSA 5ug/ml、SSB 10ug/ml、Scl-70 5ug/ml、Jo-15ug/ml。用喷印机将抗原应用液按线状印迹在硝基膜上,各抗原线不重叠,然后将抗原膜置于37摄氏度温箱内2小时。用洗涤液清洗后,用封闭液于4摄氏度条件下封闭16-24小时,沥干封闭液用洗涤液、双蒸水清洗,沥干水,在20-28℃条件下晾干,将抗原膜切成均一的膜条,于4℃条件下密封保存。这种制备方法可以提高产品的均一性,减少产品批间、批内差异。
本实施例实施时的使用方法是:将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造的抗原固相膜条与孵育盘、洗涤液、样本稀释液、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显色剂(BCIP/NBT)、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及使用说明书组成一个商品化的试剂盒,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病人血清中是否存在抗RNP、抗Sm、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等六种抗体。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固相膜1上附着的纯抗原是RNP、Sm、SSA、SSB、Scl-70、Jo-l、ds-DNA,还附着有抗人IgG线作为质量控制线。本实施例一次操作可以同时检测出相应的七种自身抗体。本实施例用以辅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症、硬皮病、肌炎的诊断。本实施例的制备、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固相膜1上附着的纯抗原是RNP、Sm、SSA、SSB、Scl-70、Jo-1、ds-DNA、rRNP,还附着有抗人IgG线作为质量控制线。。本实施例一次操作可以同时检测出相应的八种自身抗体。本实施例用以辅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症、硬皮病、肌炎的诊断。本实施例的制备、使用方法与
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固相膜1上附着的纯抗原是RNP、Sm、ds-DNA、rRNP,还附着有抗人IgG线作为质量控制线。本实施例一次操作可以同时检测出相应的四种自身抗体。本实施例用以辅助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本实施例的制备、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5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杠杆原理教学实验仪
- 下一篇:非对称棒振动式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