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舌下颌固位止鼾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5349.1 | 申请日: | 200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233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智铁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铁铮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舌下 固位 止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舌下颌固位止鼾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舌保留装置和下颌前置装置于一体的止鼾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文献已有报道,较为多见的口腔止鼾装置是下颌前置装置(又称口腔矫治器),其形状类似于粘合了的上下牙列的全口义齿,通过粘合后的固定作用,推下颌向前,并防止下颌后坠;另有几种止鼾器为纯口内装置,没有考虑舌体肥大的问题,效果难以理想,因而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舌保留装置和下颌前置装置于一体的舌下颌固位止鼾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舌下颌固位止鼾器,由本体(1)、上牙固定槽(2)、下牙固定槽(3)、含舌腔(4)和含舌腔口(5)构成,本体(1)呈向外突出的扁球形,位于本体(1)内的含舌腔(4)与舌体的大小和形状相适应,分别位于椭圆形含舌腔口(5)的上边及下边的上牙固定槽(2)和下牙固定槽(3)呈与牙齿排列方式相适应的弧形,上牙固定槽(2)和下牙固定槽(3)之口的朝向吻合于牙列的朝向,分别朝着前上方和前下方。本止鼾器利用上下牙槽达到下颌前置装置的作用,同时,制成一与舌体前端形状相适应的含舌腔,固定前伸的舌体,达到舌保留装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舌保留装置和下颌前置装置于一体的舌下颌固位止鼾器,适用于舌根后坠所致的鼾症,通过舌体前伸至止鼾器的含舌腔内,挤出空气造成真空,使舌体吸附固定于前伸的位置,舌根随着前移,从而扩大舌根高度的喉腔宽度。同时,由于上下牙列固定于处于下颌前伸位置的止鼾器的牙槽中,防止睡眠时的下颌后坠,同时舌根亦相应前移,口咽腔进一步扩大,达到止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技术方案是:上牙固定槽(2)与下牙固定槽(3)的槽边及槽底部呈与牙齿排列相适应的波纹状,且下牙固定槽(3)较上牙固定槽(2)的位置前移。这样,可以提高牙齿与固定槽的结合度,提高带用者的舒适感,且下牙固定槽比正常略向前移,增加止鼾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由无毒塑料、树脂或硅橡胶制作,其质地可软可硬,睡前戴用时将上下牙卡入固定槽,止鼾器的本体露于口外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技术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含舌腔,舌体前伸至止鼾器的含舌腔内,挤出空气造成真空,使舌体吸附固定于前伸的位置,舌根随着前移,从而扩大舌根高度民主的喉腔宽度,并将上下牙列固定于处于下颌前伸位置的止鼾器的牙槽中,防止睡眠时的下颌后坠,同时舌根亦相应前移,口咽腔进一步扩大;2、止鼾器的结构简单、精细,适合于广大鼾症者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止鼾器本体,2是上牙固定槽,3是下牙固定槽,4是含舌腔,5是含舌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具体地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本体(1)、上牙固定槽(2)、下牙固定槽(3)、含舌腔(4)和含舌腔口(5)构成。
参照图2,本体(1)呈向外突出的扁球形。
参照图1和图2,本体(1)内有含舌腔(4),含舌腔(4)与舌体的形状相适应。位于椭圆形含含舌腔口(5)的上边及下边的上牙固定槽(2)和下牙固定槽(3)呈与牙齿排列方式相适应的弧形,且上下牙固定槽之口分别朝前上方和前下方,槽边呈与牙齿排列相吻合波纹状,且下牙固定槽(3)较上牙固定槽(2)的位置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铁铮,未经智铁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5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