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口罩成形机的折叠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2225307.6 | 申请日: | 200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37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岳文 |
主分类号: | A62B9/06 | 分类号: | A62B9/06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头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口罩 成形 折叠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器的零部件、特别是将具有特定宽度的薄带材加工成一次性口罩罩体的成形机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将带材加工成一次性口罩罩体的形成机,其成形加工过程是将象无纺布之类的带材的中间部位起皱成形若干折皱部,再将折皱部一边倒压平,经超声焊接或加热工艺对折皱部两边固定,然后裁切出一个个口罩罩体。使用时折皱部将被张开,以扩大口罩罩体的使用面积。所以如何顺利将带材起皱并引导折皱部一边倒在整个加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而折叠机构就是用来完成这一工艺过程的专门零部件。目前已有的折叠机构由于结构不尽完善,使得引导带材起皱和折皱部一边倒的过程不顺畅,经常造成带材破损或者折皱部大小不均匀,这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一次性口罩成形机的折叠机构引导带材不顺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机构,能十分顺畅地引导带材起皱和折皱部一边倒,消除带材破损和折皱部大小不均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口罩成形机的折叠机构,包括架体以及安装于架体内的若干个引导板,其特征是引导板分别安装于架体内的上下面,安装于上面的引导板和安装于下面的引导板相间布置,安装于上面的引导板与下面之间、安装于下面的引导板与上面之间以及相邻引导板之间均有合适的间隙,引导板上设有扭曲部位将引导板从前端呈竖置截面状态转变为其后端呈横置截面状态。
上述所谓上面和下面均指架体内的上、下表面;所谓竖置、横置应包括大致上趋于竖置、横置的情况。上述引导板的具体个数可根据口罩罩体上需要有多少个折皱部来定,一般来说设置一个折皱部需要二个安装在上面的引导板和一个安装在下面的引导板来配合产生,或者一个安装在上面的引导板和二个安装在下面的引导板来配合产生,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个折皱部则需要上、下面各增加一个引导板。引导板的扭曲部位可以是顺时针扭曲,也可以是逆时针扭曲,向那一边扭曲就会引导折皱部往那一边倒。一个折叠机构上的引导板可以是所有引导板都向一个方向扭曲,也可以是引导板对与引导板对之间各向不同方向扭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引导板在架体内分上、下面相间安装,且板与架体之间以及板与板之间均有合适间隙,所以当带材经过这些间隙就会起皱而产生若干个折皱部,同时由于引导板上有扭曲部位将引导板从竖置截面状态转变为横置截面状态,这些折皱部就会沿引导板扭曲方向一边倒,折叠机构的这一结构在产生折皱部并引导其一边倒过程比较顺畅,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所以避免了带材的破损并使折皱部大小均匀,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纵剖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局部省略(引导板前端方向)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局部省略(引导板后端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岳文,未经陈岳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5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