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加药的导尿管无效
| 申请号: | 02224606.1 | 申请日: | 2002-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新;孙羿;陈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新;孙羿 |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专指表面加药的导尿管。
在技术背景中,临床上应用的导尿管(二腔式或三腔式气囊导尿管)主要用于导尿和膀胱冲洗。由于临床证实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肯定,目前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中,前列腺电切、汽化等腔内治疗手段被广泛认可和大量应用。但是由于手术创面位于尿道内及膀胱颈处,局部止血和药物应用均不方便。使用传统方法是持续膀胱冲洗联合全身药物治疗,而牵引气囊压迫止血的方法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大,局部容易引起缺血坏死,使病情复杂化,预后欠佳。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原因之一是药物治疗的局部药物浓度低,不能杀灭患处的细菌。而在前列腺增生引起急性尿潴留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导尿管的应用还需全身使用α1受体阻滞剂,起效慢,还可能引起副作用。同时实践证明尿道粘膜具有吸收功能(如:尿道内注射前列腺素E1治疗ED)。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在导尿管表面添加药物的导尿管,即表面加药的导尿管,针对不同病情不同需要,在导尿管表面加入相应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主要是在前列腺摘除术后加入止血药物促进局部止血,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创面愈合。对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加入α1受体阻滞剂可以迅速松弛局部平滑肌达到缓解急性尿潴留的效果。在治疗前列腺炎时可加入抗菌素,使局部药物浓度高。另外还可以在治疗男性尿道断裂、女性膀胱颈后唇增高等疾病中发挥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表面加药的导尿管,导尿管由橡胶内管1和硅胶皮管9组成,导尿管内有导尿管腔4和气囊管腔5,导尿管头部导尿开口与导尿管腔4相通,导尿管导尿开口下方环型气囊3与气囊管腔5相通,其特征是:导尿管气囊3下方的表层有加药区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导尿管气囊3下方的表层环型加药区2内放置带有药物的海绵10,海绵10的外表面覆盖有防粘连带孔隔膜7,加药区2与导尿管内的加药导管6相通。
导尿管气囊下方的表层有能加药物的孔槽型加药区2,加药区2环型外表面覆盖有水溶性胶膜8。带有加药导管的尾端连接标准防反流注射器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由于采用在导尿管表层制作加药区,使前列腺疾病的治疗方法更为广
泛和直接,能够在无创伤条件下对前列腺局部直接给予药物治疗。
2.与海绵加药区相通的加药导管可在保留膀胱冲洗功能的同时,分时或
持续给药或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药物。
3.由于局部给药,使前列腺疾病的治疗和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创面修复更
为迅捷和直接,在预防术后出血、抗感染方面会有更好的效果。
4.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局部药物浓度比全身给药时高很多倍,克服了
前列腺炎抗感染治疗中局部药物浓度低、药效持续时间短的缺点。
5.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减轻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图2中A-A剖的放大示意图,图2是的一种整体头部结构的主视图,也是图1中B-B旋转剖的缩小示意图。图3是图4中C-C剖放大示意图,图4是第二种整体头部结构的主视图,也是图3中D-D旋转剖的缩小示意图。图5是第一种结构外型示意图,图6是第二种结构的外型示意图。上述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导尿管,2-加药区,3-气囊,4-导尿管腔,5-气囊管腔,6-加药导管,7-防粘连带孔隔膜,8-水溶性胶膜,9-硅胶皮管,10-海绵,11-防反流标准注射器接口。
下面依附图作进一步评述:参见图1、图2,在普通导尿管的气囊段3下方制作加药区之海绵加药区2,并有海绵加药区加药导管6通到导尿管末端,这是本实用新型根本特点之一。环型海绵加药区2,纵向长度35mm,围绕气囊3下方导尿管的表层如图1,厚度0.2-0.5mm,表面覆盖防粘连带孔隔膜7,如同“邦迪创可贴”内表面结构(注:“邦迪创可贴”和“邦迪”是上海强生公司的产品和注册商标)。以防止尿道前列腺区创面和海绵粘连;同时可以保持导尿管表面光滑,减少导尿管通过尿道时的阻力,海绵加药区加药导管6,一端开口于海绵底部,另一端开口于导尿管尾部并制作为防反流标准注射器接口11,见图5所示。临床应用中,气囊3充盈后,导尿管位置固定,加药区位于尿道前列腺段,根据病情需要从体外由海绵加药区加药导管6注入液态药物,例如加入止血药物、抗生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可分时段给药,多次给药,也可连接机械自动注射器持续给药。从而保证前列腺局部的药物浓度,并且可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药物做针对性治疗。此导尿管要求制作成四腔导尿管见图5所示,在局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影响膀胱冲洗。参见图3、图4,这是第二种结构,普通气囊导尿管的气囊3下方制作加药区只凹槽加药区2呈孔槽型,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根本特点之二,凹槽加药区2,纵向长度35mm。表面均匀分布23个园柱状凹槽,凹槽深度0.2-0.5mm,直径1.0-1.5mm。可预先在凹槽内加入不同药物如:α1受体阻滞剂、止血药、表皮生长因子、抗生素等,表面用水溶性胶膜8覆盖,既保证药物不丢失,又保证导尿管表面光滑,插入尿道时顺利。临床应用中,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治疗作用的导尿管,气囊充盈后,导尿管位置固定,加药区2位于尿道前列腺段,凹槽表面水溶性胶膜8遇水溶解,凹槽内的药物缓慢溶解释放作用于患处。由于采用在导尿管表层制作加药区,使前列腺摘除术后的辅助性治疗更为直接和迅速,创面愈合速度快,减少出血。与海绵加药区相通的导管可以在保留膀胱冲洗功能的同时,分时或持续给药或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药物。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使局部药物浓度比全身给药高很多倍,治疗会更迅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新;孙羿,未经吴志新;孙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4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针式水平尺
- 下一篇:铁芯涡流大位移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