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井可控中子源加速间隙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24584.7 | 申请日: | 200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夫;夏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思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10 | 分类号: | G01V5/10;G21G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仲牛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井 可控 中子源 加速 间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潘宁放电离子源的可控中子源的加速间隙结构。
背景技术
可控中子源是低压中子发生器中的一种。1937年潘宁发明密封式可控中子源,包括离子源、钛氚吸附靶、单一的加速间隙和氘气贮存器等,由管状玻璃外壳密封。工作时用加速的氘核轰击吸饱氚的钛钯,由DT反应产生快中子。潘宁离子源比高频离子源或orbitron体积小的多。可控中子源外径的大小由所用离子源外径决定。用于油田测井的可控中子源直径必须很小,否则无法进入井下作业。一般测井用可控中子源加速间隙包括大可伐环、潘宁离子源外壳,加速电极和小可伐环等。潘宁离子源外壳和大可伐环用磁性材料制成。目前可控中子源的潘宁离子源与玻璃外壳之间都有2~5mm的距离,因而潘宁离子源外径最小只能达到22mm左右。在加速电压-100KV,并有良好耐压性能情况下,只能做成外径32mm的可控中子源。过油管脉冲中子测井要求使用直径25mm以下的可控中子源。在离子源外径22mm无法再缩小或缩小很困难的情况下欲做成外径25mm可控中子源目前是很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困难,为油田测井可控中子源提供一种外径小、结构紧凑、耐压高的加速间隙结构,从而使可控中子源外径能缩小至25mm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包括玻璃外壳、大可伐件、潘宁离子源外壳和加速电极等,其特征是:大可伐件和离子源外壳是组合在一起的整体件;离子源外壳与玻璃外壳相接触;离子源外壳端部是向前凸出的渐缩形钝圆头。
上述离子源外壳端部钝圆头的侧面母线最好为凸弧,其弧度半径越接近玻璃外壳越大,弧度半径为连续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虽然取消了潘宁离子源壳体和玻璃外壳之间的间隙,但通过使离子源前端传统的平头变为向前凸起的钝圆头,从而减小了加速间隙玻璃壳内表面上的电位梯度,从而提高可控中子源的耐压水平并改善高加速电压下的稳定性。最终能使测井可控中子源的外径缩小至25mm,同时符合耐压要求,完全适合进行过油管脉冲中子测井。
附图说明
附图是测井可控中子源加速间隙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测井可控中子源包括玻璃外壳3、大可伐环1、潘宁离子源外壳2、加速电极4和小可伐环5等。潘宁离子源外壳2和电极4之间为加速间隙6,间隙距离d3。通常可控中子源的真空间隙d3以每毫米耐压10kV计算,单一加速间隙d3约需10mm,考虑到离子束的影响,取d3为13mm。加速电极4的顶端边缘与玻壳内径距离d1约需10mm。虽然离子源外壳是地电位,但为了使玻壳在离子源端(地端)电压降不至于太大,且二次电子在玻壳地电位端表面极易积累,使此处电压更负,电压梯度加大,所以离子源外壳2与玻璃外壳3内壁的距离通常为2~5mm。玻璃外壳3的厚度d为2~4mm。如果潘宁离子源外径22mm,加速电压-100kV时,在有良好耐压情况下只能做成外径32mm的可控中子源。
图中大可伐环1和离子源外壳2都是导磁材料。本实用新型将皆为导磁材料的大可伐环1与离子源外壳2做成一体,其外径大约为22mm。玻璃外壳3紧贴离子源外壳2,即二者距离为零。这样可控中子源外壳直径即能缩小至25mm左右。从而满足测井使用要求。通常潘宁离子源外壳2和玻璃外壳3之间有2~5mm间隙,在可控中子源相同材料工艺和气压条件下,减小此间隙会使可控中子源高加速电压下的稳定性变差。因而长期以来,认为必须保留2~5mm间隙。本实用新型在取消此间隙的同时,使离子源外壳2端部尽量向右凸起,形成渐缩形钝圆头7。该钝圆头为回转体,其侧面母线为凸弧,弧度半径越接近玻璃外壳3越大,且弧度半径为圆滑过渡,类似曲线板。所采用的曲线可以是抛物线、立方曲线或正弦曲线等的一部分。钝圆头前端为带孔的平面。这样一来可以明显改善可控中子源高加速电压下的稳定性。
这样制成的中子源外径可缩至25mm,玻璃外壳厚度约2mm。图中电极4的d1、d3尺寸比现有同类产品明显缩小。这些都有助于改善高加速电压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取消传统离子源外壳与玻璃外壳间隙制成的直径25mm可控中子源经试验证明,可以正常进行过油管脉冲中子测井,完全满足测井需要。从而解决了测井中一项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思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市思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4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用真空管吸附发生器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高性能排空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