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防拆动无源微波电子识别卡无效
| 申请号: | 02222304.5 | 申请日: | 200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6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良;徐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智良;徐基仁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首一 |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防拆动 无源 微波 电子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用于车辆动态计算机管理的无源的微波电子识别卡。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的车牌,采用在基板上制作车牌号等标示,没有电子识别功能,因此管理、防伪鉴别难,不能满足车辆动态计算机管理的需要。
车辆用微波电子识别卡安装在车辆上,一车一卡,一一对应,由电路板及安装在其上的IC芯片和元器件构成,将车辆作为接受识别的载卡主体,而将车辆信息如车牌号码、车辆特征数据和车主情况等记录在IC芯片中,车辆管理部门利用定点设置的微波电子信号收发器向识别卡发出微波信号,识别卡接收信号,经信息处理后反向发射,再由电子信号收发器接收,处理,识别。用于对车辆的识别和管理。
车辆用微波电子识别卡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有源类以瑞典康比特克公司产品为代表,该有源微波电子识别卡由集成度不高的电路板、焊接安装上IC芯片及元器件,加上纽扣电池等组装于ABS材料成型的小方盒内构成。该类卡一般安装在汽车顶部或挡风玻璃处,无防拆动功能,无防伪能力。该卡体积大,价格昂贵,由于受电池寿命的影响,其可靠性和一致性均不好,常因电池电力差别而出现判别错误。无源类微波电子识别卡以美国阿姆泰克公司生产的IT500无源电子微波识别卡为代表,该卡将微带天线电路印刷于柔性电路基片上,再用低温焊锡将IC芯片焊装在柔性电路基片上构成。具有自动跳频技术,抗干扰性强。但是该卡也不具备防拆动功能。
为适应我国国情需要,使上述无源电子微波识别卡具有防拆动功能,即具有拆动即破坏的功能。已有将上述有柔性电路基板的无源电子微波识别卡粘接在超薄玻璃片上,使用时,将无源电子微波识别卡粘接固牢在车辆的前窗玻璃上,试图利用玻璃片的易破碎性而在拆动时使电子识别卡破碎而达到防拆动目的。但是,在实施拆动时,实际上只是玻璃片破碎而柔性电路基片仍然完好,电路仍然完好无损,因此,这种识别卡实质上不具备防拆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拆动功能的一体化防拆动无源微波电子识别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的陶瓷基片层、银浆料印刷电路层结构,并在陶瓷基片层设置槽式的防拆动记忆线以能在拆动时破坏微波电路来实现其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防拆动无源微波电子识别卡(参见附图),包含IC芯片(10)及其与IC芯片连接的电路和天线,有陶瓷基片层(1),上述IC芯片在陶瓷基片层的方形的芯片安装孔(2)中,陶瓷基片层上有槽式的防拆动记忆线,上述的电路和天线呈银浆料印刷电路层(7)且与陶瓷基片层呈一体结构地与陶瓷基片层的一侧表面相连接。
上述的防拆动记忆线可以呈直线形或曲线形,有至少两条且相交叉。
上述的防拆动记忆线可以有过芯片安装孔(2)的横向线(3)和纵向线(4)、过电路和天线的连接部的横向线(5),过天线的横向线(6)。
上述的银浆料印刷电路层(7)表面有保护层(15),本识别卡可以有与陶瓷基片层呈一体结构地与陶瓷基片层的另一侧表面相连接的玻璃釉绝缘标示层(12),有贯穿玻璃釉绝缘标示层、陶瓷基片层(1)、银浆料印刷电路层的粘接剂槽(14)。
上述的陶瓷基片层(1)的厚度为0.5~0.8mm,银浆料印刷电路层(7)的厚度为0.03~0.05mm,玻璃釉绝缘标示层(12)的厚度为0.08~0.15mm。
上述的IC芯片(11)为r020集成电路,其1脚和5脚分别与上述的微带短极(9)和微带长极(10)连接,微带短级与天线(8)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用通常的粘接剂粘牢在车辆的前窗玻璃上。其使用方法与通常的无源微波电子识别卡相同。在标示层表面可以制出车辆的牌号和必要的标示。在无源微波电子识别卡的IC芯片中记录该车辆的车牌号、该车的车辆交通管理、年检、养路费等资料,当需要对该车进行识别和进行管理时,用通常的射频信号收发器向本无源微波电子识别卡的前面发出微波信号,激活识别卡,将其所存信息处理后、反向发射车牌号和车辆交通管理等资料的微波信号,被射频信号收发器接收后、经处理、识别管理车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智良;徐基仁,未经唐智良;徐基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2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暖炉自控炉门
- 下一篇:具有舒适的搁脚板的电动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