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坐圈无效
| 申请号: | 02221909.9 | 申请日: | 200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康林 |
| 主分类号: | A47K13/30 | 分类号: | A47K13/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剑琴 |
| 地址: | 610058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杀菌 防霉 恒温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人类生活需要的卫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纳米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坐圈。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坐便器坐圈,在气温较低时(约15℃以下),坐便器坐圈就会让人体感到冰凉不适;长期处在水和潮湿环境中,坐便器坐圈容易霉变;如宾馆、办公地点、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多人使用的坐便器坐圈,容易发生皮肤病、传染病的交叉感染,极不卫生。因而,有些宾馆采用一次性坐圈纸,但若坐圈纸放置不正或坐时挪动也会让人感到不便;有些家庭则采用纺织品座套,这种座套除了清洗麻烦外,还会成为细菌和病菌的藏身处。人们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作了许多努力,但多年来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从92年开始,出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专利。如申请号为92214506.7的专利,其坐便器结构复杂、操作控制繁琐,使用十分不便。虽然从冲洗到暖气加热吹干让人们也很难适应,但也的确是目前进行过商品生产的专利。由于其生产成本特别高,市场售价也高,所以销售十分困难。
又如申请号为95205508.2的专利,在92214506.7的基础上,对坐便器的结构作了一些改进。然而该专利对热冷风装置的温度如何控制?热能量化及整机功耗等均无概述,其可行性使人难以信服。
而申请号为99256627.4的专利,采用紫外线或臭氧发生器杀菌,其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能耗大。用感温器控制加热片的恒温方案,不但繁琐,而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霉变、坐圈温度恒定在人体舒适范围,而且能耗低的纳米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坐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坐圈,包括坐圈盖、坐圈和支座,坐圈通过穿入支座的铰链销与坐圈盖连成一体,坐圈的底部有密封底板,在密封底板上有多对支柱,在每对支柱上都固定有一个单元热源,多个单元热源并联在一起,接在电源线上,坐圈盖、坐圈、支座和坐圈的密封底板的表面上都有一层复合层。
上述的单元热源由带有与电源相连的导线的导热板、固定座、PTC热敏电阻器和带有与电源相连的导线的导电极构成,带有与电源相连的导线的导热板固定在固定座和支柱上,带有与电源相连的导线的导电极固定在固定座上,PTC热敏电阻器一端与带有与电源相连的导线的导热板连接,另一端与带有与电源相连的导线的导电极连接。
上述的坐圈的周圈上有8-16个单元热源。
上述的坐圈的周圈上装的单元热源的间隔距离为5-9cm。
上述的坐圈的周圈上有12个单元热源。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用PTC热敏电阻器,直接实现自动加热、自动恒温方案。将单元热源的导热板和导电极所带的导线接在电源上,通电后,PTC热敏电阻器产生的热能经导热板向坐圈进行热幅射传递,使坐圈温度上升。因导热板向坐圈辐射的温度是恒定的,所以坐圈的温度也就恒定在一定的让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18~35℃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经国内卫生防疫部门检测认证的对细菌、真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杀灭效果可达99.9%的纳米杀菌、防霉母料,(已取得毒理测试报告,证明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符合卫生标准。如型号为FUMAT-T108的母料)混入塑料中,复合在坐圈盖、坐圈、支座和坐圈密封底板的表面,这样坐便器坐圈就具有了杀菌、防霉变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纳料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坐圈,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杀菌、防霉功能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产品寿命长(PTC元件设计寿命可达十年)恒温在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18~35℃,能耗低,整机功率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杀菌、防霉的恒温坐便器坐圈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康林,未经陈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