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拖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无效
| 申请号: | 02221879.3 | 申请日: | 2002-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松;方卫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卫山;沈松 |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蔡玲 |
| 地址: | 6500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整机 壳体 组合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扶拖拉机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特别是1DQG--12型手拖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属于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下壳体组合部件中,没有下壳体轴承座结构,而且传动轴II与旋耕主动锥齿轮或犁耕主动锥齿轮采用的是平键连接结构。对锥齿轮啮合,要求要调整间隙,一般用户调整不好。间隙过小,传动阻力较大,而且锥齿轮磨损严重。间隙过大,传动有冲击,噪声大,影响使用寿命。给用户在使用中带来不方便。特别是在旋耕作业更换耕作部件时,极为不方便。而且现有下壳体零件其夹角α为45°、60°两种,α为45°时,虽然犁耕作业的质量较好,但机组阻力太大,影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α为60°时,虽然犁耕作业时的阻力不太大,但犁耕作业的质量不太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用户着想,使用户在旋耕作业或犁耕作业时更换耕作部件更加方便、简单、实用。提高犁耕作业的质量,减小犁耕作业机组的阻力。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拖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包括旋耕主动锥齿轮、传动轴II、III、下壳体、犁耕主动锥齿轮和传动轴套管,传动轴套管、下轴承座与下壳体用连接螺栓连接,旋耕主动锥齿轮和犁耕主动锥齿轮的连接端为花键。犁耕作业时,犁耕主动锥齿轮与传动轴II为花键连接,下壳体夹角α为45°~60°。旋耕作业时,下壳体翻转另一接口,旋耕主动锥齿轮与传动轴II的连接为花键连接,传动轴II、III之间夹角为90°。
手拖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可提高手拖犁耕作业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方便用户更换耕作部件,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拖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轴II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耕主动锥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犁耕主动锥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耕主动锥齿轮 2、传动轴III 3、下壳体4、犁耕主动锥齿轮、 5、下轴承座 6、连接螺栓7、传动轴套管 8、传动轴II
具体实施方式
手拖驱动耕整机下壳体组合部件,包括旋耕主动锥齿轮1、传动轴2、8,下壳体3、犁耕主动锥齿轮4和传动轴套管7,传动轴套管7、下轴承座5与下壳体3用连接螺栓6连接,旋耕主动锥齿轮1和犁耕主动锥齿轮4的连接端为花键。犁耕主动锥齿轮4与传动轴8为花键连接,下壳体夹角α为45°~60°,即可进行犁耕作业。旋耕作业时将下壳体3拆下,翻转另一个接口,用旋耕主动锥齿轮1与传动轴8花键连接,传动轴2和传动轴8之间夹角为90°,就可进行旋耕作业。因旋耕主动锥齿轮和犁耕主动锥齿轮的连接端改为花键,用户自己就可轻易更换耕作部件,也不需要调整锥齿轮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卫山;沈松,未经方卫山;沈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成型内外组合多功能野外鞋
- 下一篇:中学生化学实验通用操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