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水蓄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21393.7 | 申请日: | 200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水蓄冷 装置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冷空调系统的蓄冷设备。
二、背景技术
水蓄冷空调系统以空调用的冷水机组作为制冷设备,以保温槽作为蓄冷设备。空调主机在用电低谷时间将约4~7℃的冷水蓄存起来,空调工作时将蓄存的冷水抽出使用。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温差进行蓄冷,可通过蓄冷槽直接与常规空调系统匹配,无需其它专门设备。常用的蓄冷方式有:(1)自然分层式;(2)多槽式;(3)迷宫式;(4)隔膜式。其中隔膜式蓄冷槽是在槽体内部安装一个活动的系统隔膜或可移动的刚性隔板,将蓄冷槽分成分别储存冷热水的两个空间,从而实现冷热水的分离。为了减少热水对冷水的影响,一般冷水放在下部。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水平方向布置,这样即使出现局部破损也能靠自然分层原理限制上下方水的混流,减少泄漏。实践表明,水平隔膜式或隔板能维持较高的蓄冷效率。但是,现有的隔板要么结构复杂,要么因经常处于运动之中而容易损坏,要么不容易保持水平状态,且始终存在边缘泄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隔热效率高的高效水蓄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是:采用隔热板水平分隔,利用冷热水在隔板两侧形成的静压差推动隔板作自适应上下运动,以减少冷热水之间的导热、对流,减少斜温层,提高蓄冷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包括槽体和装于槽体中的水平隔板,其特征在于在槽体底面设有带滑道的下导轨,在隔板背面设有与下导轨相应的带滑道的上导轨,在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装有一组或多组由两根支撑杆通过铰轴铰接构成的“X”形支撑件,其中:一根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于上导轨上,下端为自由端,并紧贴于下导轨的滑道上;另一根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下导轨上,上端为自由端并紧贴于上导轨的滑道上;
或者,两根支撑杆的两端均为分别紧贴于上导轨滑道和下导轨滑道的自由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上还装有滑轮。
所述隔板周边还设有耐磨密封条。
所述耐磨密封条可固定于隔板周边,但较好的方案是耐磨密封条为可水平滑动的活动体,并在隔板与耐磨密封条之间装有压簧,以保证耐磨密封条的外侧始终紧贴于槽体侧壁。更好的方案是在隔板周边侧面上开有凹槽,有一个或多个压簧装于凹槽内,耐磨密封条的一边嵌于凹槽中的压簧外,另一端凸出于隔板周边并紧贴于槽体的侧壁上。
在所述的槽体顶部可装有盖板,以隔离上部水与空气接触,减少传热和细菌滋生,自适应调节上部水孔进出水位置,适应因水的密度变化带来的水位变化。盖板背面与隔板正面上也分别设有上导轨和下导轨,在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也设有“X”形铰接件。所述“X”形铰接件及相应的上下导轨可横向布置,也可纵向布置,还可纵横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隔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隔板边缘始终密封,防止了水的对流,大大减少了斜温层,从而下部冷水温度可控制在2~3℃,可大大提高蓄冷量,提高蓄冷设备的蓄冷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可设计成不同尺寸的模块化结构,以便于生产,安装和维护。
四、附图及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X”形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回热水进出口,2——隔板,3——下导轨,4——压簧,5——耐磨密封条,6——蓄冷水出口,7——槽体,8——上导轨,9——支撑杆,10——铰轴,11——滑轮,12——盖板。
五、实现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尽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包括槽体7和装于槽体7内的隔离装置,其中,槽体7底部装有蓄冷水出口6,隔离装置包括:在槽体底面上设有带滑道的下导轨3,在槽体7中还装有隔板2,隔板2背面设有与下导轨3相应的上导轨8,在上导轨8与下导轨3之间装有数组由两根通过绞轴10交叉铰接的支撑杆9构成的“X”形铰接件,在槽体7顶部装有盖板12,盖板12上装有回热水进出口1,在盖板12及隔板2之间也设有上导轨8和下导轨3及相应的“X”形铰接件。
在盖板12和隔板2周边侧面上均开有凹槽,凹槽中装有压簧4,有耐磨密封条5的一边嵌于凹槽中的压簧外,另一端凸出于盖板12或隔板2,并紧贴于槽体7侧壁上。
如图4,图中支撑杆9两端均为自由端,且在支撑杆9两端均装有滑轮11,滑轮11位于相应的上导轨3或下导轨8的滑道上。
其工作原理是:当下部冷水增加时,水的静压力使隔板2水平上移,“X”形铰接件自动收缩;当下部冷水减少时,上部热水的自重将迫使隔板2向下移动,“X”形铰接件自动张开。上部热水部分的机构的工作原理亦与此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未经黄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