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高压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02221208.6 | 申请日: | 200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延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南坪自动化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4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高压 调节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气动高压调节阀,它主要用于化肥行业尿素合成塔出口工段中的高压液态氨的专用压力调节。
(二)、技术背景
现有的气动高压调节阀一般是由气动薄膜执行机构、进流通道、出流通道、上阀盖、下阀盖、阀体、阀座、导向套、过流腔室、连接螺栓和与阀杆呈一体成形的阀芯构成,其中的导向套只位于过流腔室的上部,而且上阀盖与导向套之间的密封、下阀盖与阀座之间的密封、以及阀体与阀座和导向阀之间的密封均采用平面硬密封。该气动高压调节阀的导向套的作用是为阀芯的轴向移动提供过渡导向,由于导向套较短,在入口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阀杆易产生弯折,容易使阀芯导向不稳定,这不但加剧了阀芯与阀座的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影响气动高压调节阀的调节品质,使气动高压调节阀无法正常使用。由于该气动高压调节阀的进流压力为20Mpa~30Mpa,流出压力一般为6.5Mpa~1.7Mpa,进出压差较大,常常会因上阀盖与导向套之间的密封、下阀盖与阀座之间的密封、以及阀体与阀座和导向阀之间的密封各部件之间的密封均采用平面硬密封而导致其接触面产生渗漏,甚至发展为喷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强和使用寿命长的气动高压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气动薄膜执行机构、进流通道、出流通道、上阀盖、下阀盖、阀体、阀座、导向套、过流腔室、连接螺栓和与阀杆呈一体成形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活动地套于阀芯上的导向套的底部穿过过流腔室,并配合地设置于阀体与阀座构成的环槽中,在过流腔室中的导向套的壁上设置有过流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从进流通道流入的流体通过过流腔室的导向套上的过流孔流向出流通道,避免流体直接冲刷阀芯,防止阀芯产生气蚀现象,显著地降低了阀杆及阀芯的压力,避免阀杆产生弯折。由于导向套延伸至阀座顶部,并与阀体、阀座呈紧密设置,使得阀芯的导向更加稳定可靠,保证了阀芯与阀座的同轴度,避免了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磨损,延长了阀杆、阀芯和阀座的使用寿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强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阀芯的导向更加稳定可靠,保证了阀芯与阀座的同轴度,降低了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磨损,防止各部件接触面之间的渗漏,即使更换任何一个零件,也很容易实现避免渗漏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动薄膜执行机构;2.进流通道;3.出流通道;4.上阀盖;5.下阀盖;6.阀体;7.阀座;8.导向套;9.过流腔室;10.连接螺栓;11.阀杆;12.阀芯;13.环槽;14.过流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气动薄膜执行机构1、进流通道2、出流通道3、上阀盖4、下阀盖5、阀体6、阀座7、导向套8、过流腔室9、连接螺栓10和与阀杆11呈一体成形的阀芯12,其特征在于:活动地套于阀芯12上的导向套8的底部穿过过流腔室9,并配合地设置于阀体6与阀座7构成的环槽13中,在过流腔室9中的导向套8的壁上设置有过流孔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从进流通道2流入的流体通过过流腔室9的导向套8上的过流孔14流向出流通道3,避免流体直接冲刷阀芯12,防止阀芯12产生气蚀现象,显著地降低了阀杆11及阀芯12的压力,避免阀杆11产生弯折。由于导向套8延伸至阀座7顶部,并与阀体6、阀座7呈紧密设置,使得阀芯12的导向更加稳定可靠,保证了阀芯12与阀座7的同轴度,避免了阀芯12与阀座7之间的磨损,延长了阀杆11、阀芯12和阀座7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为了加强密封性,避免发生渗漏,上阀盖4与导向套8之间的密封呈球面线密封,下阀盖5与阀座7之间的密封呈球面线密封,阀体6与阀座7之间的密封呈斜面密封,阀体6与导向套8之间的密封呈斜面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南坪自动化仪表厂,未经重庆南坪自动化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1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功能腰带装置
- 下一篇:气密格子门窗玻璃压型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