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02220535.7 | 申请日: | 2002-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9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斌 |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弦式 应变 传感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建设、各类建筑、公路、铁路、桥梁工程等)的质量检测以及长期的安全监测的装置。特别是一种主要测量混凝土内部的应变量、混凝土表面的应变量、钢筋的应变量以及各种钢结构件的应变量的振弦式应变传感器。
二、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的工作环境恶劣,施工干扰大,对所用传感器要求严格。目前国产同类产品使用铜质波纹管,这种波纹管的壁厚只有0.2毫米,所以极易损坏,可靠性低;进口的同类产品是将振弦直接固定于端盘,两端盘均可转动,以致振弦容易扭转,影响正常工作。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轴向变形较大而径向变形小的振弦式应变传感器。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盘、后端盘、振弦和外护管,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还包括振弦支架,前端盘和后端盘连接在振弦支架的两端,振弦安装在振弦支架的轴向通孔内,在振弦支架上设有使振弦支架产生轴向位移的槽沟。
所述的槽沟,由多个(一般为2~6个)槽沟构成一组梁结构,每组梁结构的槽沟的槽口方向相反。
所述的梁结构由2~4组构成。在于外护管的一端固定在振弦支架上,另一端套在前端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振弦固定于一个可轴向变形的振弦支架中,这种支架整体含有若干组梁结构,当它受到轴向力作用时,梁结构产生挠曲,支架两端之间产生位移,振弦的频率随之变化,即可完成测量;将振弦支架安装在钢质护管内,可使它的轴向变形较大而径向变形非常小,从而满足了应变传感器需要轴向刚度小和径向刚度大的要求。
3、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振弦支架,使应变传感器的性能更加稳定,灵敏度和精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而且便于生产、提高效率。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端盘,2-后端盘,3-振弦,4-外护管,5-振弦支架,6-槽沟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制作的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包括前端盘1、后端盘2、振弦3、外护管4和振弦支架5。振弦支架5由一圆柱体平行对称地截去两边后形成,其中心轴向设有一放置振弦3的通孔,在其上设有三组梁结构,每一组梁结构由两个径向槽沟6组成,相邻两个槽沟的槽口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先将振弦3用固定装置安装在振弦支架5的轴向通孔内,然后将后端盘2和外护管4螺旋固定在振弦支架5的一端,再将前端盘1插入外护管4的另一端并与振弦支架5的另一端螺旋固定即可。使用时,将前后端盘分别固定在两被测物体上,当两被测物体间产生位移时,通过振弦支架的轴向压缩或拉伸改变振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测量出被测物体间的位移变化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斌,未经徐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0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漏胶水瓶
- 下一篇:起重机控制台的拉簧复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