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冒旋转式容器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219061.9 | 申请日: | 200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章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宪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容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领域的容器盖,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冒旋转式容器盖装置,适用于各类瓶、杯、桶、罐等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酒类、饮料类、矿泉水、化妆品类、保健制剂类、石油菜制品等商品的包装容器上,尽管有防冒、防伪措施,但因其多数是针对商标防伪,盖口防伪等,许多已被假冒者所破解,失去防伪作用,甚至出现造假者高价回收全套使用后的空包装,进行造假,很难分辨出真伪,反而误导了消费者,所以市场需要更新的防冒技术,有效地防止造假行为,保护原厂家的合法权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冒旋转式容器盖装置,它一次性使用后,能在容器本身留下明显的印记,防止容器重复使用,让造假者无可乘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防冒旋转式容器盖装置,其特征是在常用容器盖形状下延伸出盖垂耳6,盖垂耳6上开有小封盖孔10,与小封盖孔10对应的容器体处有容器表面磨砂或凸凹麻面4或有色涂层,与小封盖孔10配合的小封盖9内表面粘有海绵体涂料胶7或刻压痕器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容器盖旋转开启后,在容器相应部位出现较难清除的色彩、文字、图案、刻、压痕迹等,满足对容器的一次性使用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该容器再被重复灌装,仿冒进入市场。而且该防冒旋转式容器盖装置生产方法简单、安全,费用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色透明塑料封剂 2、盖内压垫 3、容器盖 4、容器表面磨砂或凸凹麻面 5、容器螺旋口 6、盖垂耳 7、海绵体涂料胶 8、刻压痕器 9、小封盖 10、小封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是在常用容器盖3形状下延伸出一个盖垂耳6,盖垂耳6与容器盖3在制盖模具工艺中就联成一体,与容器盖3是同一种材料,一次加工成型。盖垂耳6上开有小封盖孔10,小封盖孔10垂直于容器体表面,小封盖孔10内有阴螺纹,与小封盖孔10配合有小封盖9,小封盖9是平头螺钉状,表面有阳螺纹,至少3牙,与小封盖孔10螺纹紧密配合。小封盖9的内表面将海绵体涂料胶7和刻压痕器8用胶牢固地粘于其上。
盖垂耳6可做成一只或多只,若做成3只以上应做成非对称型,并且应贴紧容器体。盖垂耳6的形态可结合容器外形做成工艺美术型,盖垂耳6的角度和宽度应视容器体实际情况确定。
当容器内存满物品达到商品规定要求后,容器盖3旋紧封口,此时小封盖9贴紧的容器外壁,即容器表面磨砂或凸凹麻面4,将小封盖9旋入小封盖孔10,使海绵体涂料胶7、刻压痕器8有力地压在容器表面磨砂或凸凹麻面4上,小封盖9与盖垂耳6外表面接触部做好止动处理和表面处理,达到防止退出、松动和外表美观的效果。再用无色透明塑料封剂1将整个容器螺旋口5外表封闭,再装箱外销。待消费者购买时,通过察看容器螺旋口5处的容器表面磨砂或凸凹麻面4有无色彩或刻、压痕迹等被破坏的现象。若没有则表明该盖未启动过,可以肯定商品是原厂出品的正宗包装,否则疑为仿冒货。
对于海绵体涂料胶7配方,可视容器体情况而变化,可用传统的油墨、不干胶等。刻压痕器8所选材料也可根据容器体材质而变化。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即容器表面磨砂或凸凹麻面4在容器生产厂家定制时,就将配制的特种有色涂层,按要求涂复其上,待容器盖3旋紧后,装好小封盖9,刻压痕器8在消费者开启容器盖3时,就将表面有色涂层刻、压出痕迹来,或与海绵体内的物质起反应,使原涂层变色,达到识别该容器已使用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宪,未经章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9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