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槽转接管盖无效
申请号: | 02218837.1 | 申请日: | 200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39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文;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瞬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缆布设的线槽转接管盖。
背景技术
对于需穿过墙体或楼板的线缆,通常是在墙体或楼板打洞后布设槽板,但对于布设的方形槽板,则需在墙体或楼板打方孔,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时必须先打洞,再布设方形槽板,不能合理安排劳动力,所以施工效率低。为提高工作效率,另一种是将方形的线槽板扣合在预埋在墙体或楼板内的圆管的外侧,但因圆管外侧离墙面楼面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所用的线槽板都较大,一方面增加了线槽板成本,并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对预埋管的放置要求较高。其次,采用方形线槽板与预埋管的连接处无法采取有效可靠的连接,也易造成线缆暴露在外而受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并能可靠的与其它线槽板连接的线槽转接管盖。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线槽转接管盖为整体注塑件,该线槽转接管盖具有盖体和与其连接的连接槽;盖体由面板、设置在面板两边且与面板相连接的侧板、设置在面板外侧且与面板及侧板相连接的顶板构成;两侧板及顶板的处于盖体开口端的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连接槽由相连接的引入槽段和扣接槽段构成,扣接槽段和引入槽段的开口端构成连接槽的开口端,且扣接槽段和引入槽段的开口端的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盖体的开口端的端面与连接槽的开口端的端面成一定的夹角;盖体开口端处或/和连接槽开口端处设置带有槽孔的连接板。
上述盖体的开口端的端面与连接槽的开口端的端面所形成的夹角为90°±5°。
其中引入槽段的槽口大于扣接槽段的槽口,且扣接槽段两侧壁的内侧面是由两个平面相交构成的凹形折面,凹形折面形成的棱线与连接槽的开口端的端面平行。
其中引入槽段的槽口小于或等于扣接槽段的槽口,且引入槽段的外周有连接的止口,扣接槽段两侧壁的内侧面是由两个平面相交构成的凹形折面,凹形折面形成的棱线与连接槽的开口端的端面平行。
上述盖体顶板为圆弧形,并与两边侧板及面板圆滑过渡连接。
上述盖体顶板为平头形,并与两边侧板及面板圆滑过渡连接。
上述连接板有2块,设置在连接槽的开口端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圆管与槽板之间起到变换转接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在墙体或楼板打圆孔,将圆管布设在墙体或楼板内,大大减轻了打洞时的施工强度,采用转接管盖盖在圆管外侧,一方面对圆管的布设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外形美观,而且转接管盖的连接槽的引入槽口可与其线槽板可靠的连接,避免线缆外露而受损坏。施工过程中,布放线槽板和打洞可同时进行,施工方便,不但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更合理安排劳力,使布放线槽板更加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安装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俯视图。
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9为图7的右视图。
图10是安装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瞬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瞬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8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线路导线用楔型耐涨线夹
- 下一篇:拉环开关响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