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扣的安装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2218622.0 | 申请日: | 200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卫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捷电脑(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G12B1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中抑制电磁干扰(EMI,即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的磁扣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磁扣的固定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在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中,由于带逻辑电路及逻辑元件的电路板会产生高频电磁波而引起对外电磁干扰,因此,为了抑制这种电磁干扰,在电子设备中的扁平软性排线(Flat cable)的相应位置上安置磁扣,这样电磁波传到磁扣上,因磁性元件的磁感应,磁扣上会形成电磁涡流,从而消耗掉电磁波的幅射能量,由此起到抑制电磁干扰的作用。磁扣是一种用专门磁性粉未冶金烧结而成的磁性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常通采用环形封闭结构,安置时套在软性排线(Flat cable)上,并按照EMI实验测试位置对应固定在机壳上。目前磁扣的安装主要采用座体固定形式,这种座体通常设计在机壳上,并在注塑机壳时直接形成。所述座体一般由凹腔和从侧向延伸至顶部的卡勾组成,磁扣在软性排线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定位依靠凹腔的前后和左右侧壁限制,在高度方向的定位采用凹腔的底面与卡勾夹持限制,为了便于安装,凹腔在长度方向上还设有一个引导形插入口,该插入口由一段斜面与凹腔接通形成,以此构成一种较为典型的磁扣安装固定结构。这种安装形式尽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在长期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比如,由于卡勾与底部支承面之间的高度固定,当磁扣厚度与座体高度的变化较大时,就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的现象,若配合过松后磁扣与座体之间存在活动间隙,当间隙小时因振动会发出异常响声,而间隙大时会脱落。若配合过紧后,也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磁扣卡不进,二是装配作业比较困难,一旦安装后要想反工又取不出,如果此时强行取出很可能会损坏卡勾。针对上述安装结构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从理论上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磁扣为粉未冶金烧结制品,国家规定的制造公差范围较大所造成;二是座体本身的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换句话说这种结构为固定夹持结构,能够适应的尺寸范围较窄,因此容易出现上述现象。为此,本实用新型从改进结构设计的角度,构思出一种能够适应较宽范围尺寸的磁扣安装固定座体,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扣的安装结构,在机壳的相应位置处,沿软性排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置对应磁扣尺寸的端定位结构,高度方向采用底面支承与从机壳延伸至顶部的卡勾形成夹持结构,底面支承和卡勾至少有一个为弹性悬臂结构,以此构成一种弹性夹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所述“在机壳的相应位置处”有两层含义,一是安装结构设置在机壳上;二是相应位置是经过EMI实验测试所确定的磁扣最佳放置位置。
2、所述“软性排线”是指磁扣安装时需要穿过磁扣环形通道的扁平电连接缆线或其它缆线。
3、所述“软性排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是指以软性排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为基准,因为在安装时一般先将磁扣套在软性排线上再进行安装,这样磁扣只能沿软性排线长度方向滑动,所以这样定义比较容易理解,也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其实长度方向就是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就是左右方向,同理高度方向就是上下方向。
4、所述“端定位结构”是指作用在磁扣前、后、左、右端面上的定位结构,从而限制磁扣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运动,这里所说的前后方向是指软性排线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是指宽度方向。总之,端定位结构是一种水平定位结构的总称,属于上位概念性描述,具体可以多种结构形式,比如较典型的可以是框型,也可以是在前后左右位置上布置的凸起形结构构成。当磁扣放入这种结构中其水平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即水平定位。
5、所述“底面支承”是指从底部向上支承磁扣的结构总称,当磁扣放入凹腔时,底面就是向上支承磁扣的支承面,这种支承面就是一种底面支承,当然本方案所述底面支承还包括其它形式的支承结构,比如,弹性悬臂支承、三点式支承、格栅支承等。
6、所述“从机壳延伸至顶部的卡勾”有两层含义,一是卡勾与机壳为一体注塑结构;二是卡勾对机壳来说是一种延伸结构,其延伸端落在底面支承的上方,这种卡勾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对称布置,甚至更多。
7、所述“弹性悬臂结构”是指具有弹性能力,且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置的悬臂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度方向的夹持性定位有以下三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捷电脑(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力捷电脑(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8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