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CPU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02218259.4 | 申请日: | 2002-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宇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1L2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cpu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部的计算机领域,主要应用于计算机。
目前,广泛使用的CPU散热器是由散热片和一个风扇构成。即加厚的底部上设有若干片竖型鳍片,在鳍片的上方设一向内吹风的风扇。当底部与CPU接触时其吸入热量,并将热量送给鳍片。鳍片在接受热量的同时借助顶吹风扇产生气流向散热片吹风时,很难直接吹到底部,容易在中部产生热涡流,使鳍片周围温度升高,造成温差小,热传导较难以进行,最终影响散热效果。且这种结构要达到高效率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风扇布局的高效低成本CPU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散热片的顶部设置一个与现有散热器的风扇向送风相反的向上抽气风扇,在散热片两侧设置向内送风风扇各一个;这样的风扇布局就充分保证了冷风气流先经底部,再由上部风扇将热气流抽出,形成强制对流,迫使散热片内风压升高,热涡难以形成。从而达到高效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提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1、抽气顶风扇,2、进风侧风扇,3、加厚底部及与CPU核心重合部分加贴的铜片;4、进风侧风扇,5、鳍片。其结构的特征为:在若干鳍片5的上方设有抽气顶风扇1,在鳍片5的两侧设有进风侧风扇2和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散热效率高。经反复试验,试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温度可由原来的37℃降到32℃。(Athlon866,133外频乘6.5倍频,由Athlon850破解倍频后得到,室温20℃);价格降低。由原来结构采用的单只风扇需70元降到试用本结构虽采用的3只风扇只需3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宇,未经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8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可收缩的筒管
- 下一篇:太阳能电助式浅池晒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