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枪械无效
| 申请号: | 02217086.3 | 申请日: | 200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A17/00 | 分类号: | F41A17/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枪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管理,尤其涉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识别枪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枪械管理不当而造成的社会治安问题在全世界都常有报道,特别是近来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反恐怖、求稳定更成为各国政府及人民的一致要求和强烈的愿望。因此加强枪械的管理,防止不法分子用非法手段获得枪械后给社会带来危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所见过的用技术手段实现上述目的的有两种办法:
1、美国发明的“戒指枪械”:
枪械的使用者必须在持枪的手上佩戴一枚与该把枪械配套的戒指才能使用这把枪械。其中,枪械中的电子自动识别装置接收并识别“戒指”发出的信号后,释放枪械中的机械栓锁,使枪械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机械栓锁枪械”:
在普通枪械的扳机与扳机护套之间增加一个机械装置(锁),如图2所示,只有用钥匙打开机械锁并将该机械锁从扳机孔中取出后,手指才能伸进扳机孔扳动扳机。
“戒指枪械”的缺点是:当不法分子同时得到戒指枪械和配套的戒指后(如在搏斗中同时缴获对手的枪和戒指),戒指枪械就失去了人们所希望的安全性。另外,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持枪者的同伴得到了枪械,但没有得到配套的戒指,则同伴也不能使用这把枪械,这将可能贻误先机,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机械栓锁枪械”也有同样的缺点,当不法分子同时得到枪械和配套的钥匙后,人们所希望的安全性也同时失去了。另外,如果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即栓锁已经从扳机孔中取出)或在搏斗中枪械被对手获得,则这把枪械就成为对方的武器。
实用新型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枪械,它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相连的电源开关;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信号;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指纹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号,并判断所述指纹信号是否与预先存储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中的指纹样本匹配;以及电控机械栓锁,用于在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判定指纹匹配时解开。
附图概述
从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明显起来。其中:
图1是示出普通枪械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传统的机械栓锁枪械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枪械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枪械中的指纹识别的方框图。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3和图4来描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枪械。
在图3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枪械上,安装有指纹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功能是在使用者以正确的方式持枪时,枪械内部的指纹识别模块立即开始工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持枪者是否有权使用这只枪的判断。
如图3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枪械还包括一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一般可位于正常人用右手持枪时其中指、无名指、小指均能使其动作的位置。当然,也可把该微动开关设置在人手持枪时可与手的其他部位接触的位置。此微动开关是启动指纹识别枪械的初始化及指纹识别的电源开关。
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枪械还包括一电控机械栓锁装置(如以下参考图4的更详细描述)。如上所述,如果指纹识别模块判定持枪者有权使用该枪械,则立即解开枪械内部的电控机械栓锁,使枪械处于通常使用状态。如果指纹识别模块判断出持枪者是“非法”持枪者(即,指纹不匹配)时,电控机械栓锁处于锁定状态,枪械处于不能击发状态。
此外,一旦“合法”使用者的手离开枪械上的微动开关,则枪械内部的指纹识别模块自动使电控机械栓锁装置复位,使枪械处于不能击发状态。这样,即便是在意外情况下枪械落入对方手中,对方也不能使用这只枪。
在把枪械发放给使用者时,可由枪械发放者(管理员)通过外部的指纹采集管理系统对持枪者的指纹进行采集并下载到所发给的“指纹枪械”中(即,指纹识别模块)。在把枪械发放给使用者时,还可根据需要,将多个持枪者同伴的指纹下载到所发给的枪械中,即:这些同伴都可以是这只枪的特许使用者。在把枪械发放给使用者时,根据需要,可由发放者设置持枪者被允许的使用时间,在所规定的时间或期限以外,所有人都不能使用这只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7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背引按摩器
- 下一篇:液体介质升降自动控制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