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BS刹车系统用的ABS激励环无效
| 申请号: | 02216109.0 | 申请日: | 2002-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6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跃春;钱飞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5041 浙江省宁波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bs 刹车 系统 激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ABS刹车系统上的ABS激励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汽车都使用上ABS刹车系统,ABS激励环是刹车系统中一个关键的部件,其使用在测速组件上,是测速脉冲的发生部件,如果记数脉冲消失,就会导致刹车失灵,从而酿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不仅要求较高的电磁性能,以保证在使用期间内有稳定的性能。一般ABS环是采用铁制品制造的,如图1、2示意,其齿是采用机械加工制造得到,齿形是直齿,没有倾斜角,其根部的圆角相对角小,由于传统铁制品的加工工序多、能耗大,特别对于加工齿轮,难度较大,需要专门的机器,或者人工来处理齿轮的倒角,很烦琐,所以越来越多厂家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来制造,但是粉末冶金件为多孔材料,且密度差的存在,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合适的外形设计,就会导致产品的性能急剧下降,使粉末冶金件无法达到铁制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适合粉末冶金方法制造、尽量减少密度引起的性能变化、来替代铁制品部件、达到节能增效目的的ABS刹车系统用的ABS激励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ABS刹车系统用的ABS激励环,其在圆环端面上制造出均布的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盘的圆环状齿圈,其端面齿形有10-15度的出模斜度,齿形底部有圆角,齿形高度小于或等于总高的1/5,齿轮盘背面部相对于齿面凸部的下方设有凹槽。或者其在圆环外侧面上制造出均布的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齿形为直齿,并在端面方向有10-15度出模斜度,齿顶和齿底有圆角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ABS激励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投资,而且提高了质量,产品的工艺分散性小,齿面的光洁度高,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电磁性能,经过整机考核测试,不仅达到标准要求,而且可以改善整车性能。采用出模斜度,方便齿轮成型和出模,尤其是凹槽设计,能减轻重量,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又能有利于齿的压制,达到一举多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金属切削技术制造的金属ABS激励环立体图;
图2是采用金属切削技术制造的金属ABS激励环局部放大图;
图3是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出来的金属ABS激励环立体图;
图4是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出来的金属ABS激励环局部放大图;
图5是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出来的金属ABS激励环立体图;
图6是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出来的金属ABS激励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意,该种ABS刹车系统用的ABS激励环,其在圆环1端面上制造出均布的齿2,其特殊之处在于齿轮盘的圆环状齿圈,其端面齿形有10-15度的出模斜度,齿形底部有圆角,齿形高度小于或等于总高的1/5,以方便其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成型,齿轮盘背面部相对于齿面凸部的下方设有凹槽3,凹槽呈圆弧状,其底部呈彼此环状连接起来,这样能减少激励环的重量,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又有利益端齿的成型。齿顶和齿底有圆角过渡。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激励环齿形部位能达到很高的密度,并使齿形尺寸在高精密度模具下具有精度和尺寸的一致性,保证ABS激励环在ABS性能测试中达到如下标准:
VOLTAGE值≤3%
ZVARIANCE值≤3%
VRATIO值≤1.03
ZRATIO值≤1.03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意,该种ABS刹车系统用的ABS激励环,其在圆环1外侧面上制造出均布的齿2,其特殊之处在于外侧齿形为直齿,并在端面方向有10-15度出模斜度,齿顶和齿底有圆角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6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