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电热管无效
申请号: | 02215211.3 | 申请日: | 200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魏均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均倚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热管设计,尤指一种是选用陶瓷作为发热体的陶瓷电热管。
已有技术
已知电热管组成,主要是在管径内壁埋植圈绕成型的发热线丝,经通电后,利用发热线丝产生高热并传送至加热外管以从事加热工作;但已知电热管极易因过热而导致电阻丝烧毁损坏,特别是在空烧时即会瞬间熔断,其不但故障率偏高,使用上亦潜在有不安全隐患。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以陶瓷做为介质的陶瓷电热管,其利用陶瓷发热具有高热恒温特性,藉此达到降低故障率,提供使用安全性的效果,且其整体组成亦称精简又成本相对较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将复数具有可导电金属薄层包覆的陶瓷发热管以金属夹板包覆上述陶瓷发热片,再以可卷绕的耐高温绝缘材料予以总体包覆构成一陶瓷发热条,埋入加热外管,通电时陶瓷发热片产生高温依序传递至外加热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夹板与陶瓷发热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发热条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发热条与上、下铝条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图号说明;
1…………陶瓷发热片
2…………金属夹板
3…………柱形铝条
4…………加热外管
11…………金属薄层
5…………耐温绝缘材
21…………线夹
6…………导电线
31…………容纳空间
41…………平行管径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为的“陶瓷电热管”设计,其主要是包括:陶瓷发热片1、金属夹板2、铝条3及加热外管4等构件;其中:陶瓷发热片1,如图4所示,其是将复数个陶瓷发热片1成列串排,该陶瓷发热片1于双面均设可导电的金属薄层11;金属夹板2,可采铝材制成长条状,是供上述成列串排的陶瓷发热片1夹合,再以选定的耐温绝缘材5施予紧密包裹而构成一陶瓷发热条(如图5所示),该金属夹板2并分别于一端设有上下错位的线夹21,以供导电线6连接;铝条3,是可依需要而呈单一柱形铝条,或如图实施例所示,是以两上、下分离的铝条3合并组成,该上、下铝条3的中央均预设一容纳空间31,以供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陶瓷发热条植入结合(如图6所示);
前称之上、下铝条3,其合并夹置的对应面,是具有呈相对契合的任意异形匹配凹凸面设计,藉以确保陶瓷发热条植入夹合更为紧固:
加热外管4,其形状是依据电热管的需求而成型,令上述夹合陶瓷发热条的上、下铝条3可对应埋入该加热外管4的两平行管径41以构成;
如上组成的陶瓷电热管,因陶瓷具有低温低阻值及高温高阻值的特性,故于通电时可令串接组成的陶瓷发热片1产生高温发热,并将高温迅速传送至加热外管4,以利进行加热工作,惟当到达高温临界时(例如可由陶瓷发热片在制程中设定为260摄氏度或任意高温),因陶瓷发热片1的阻值极大,即呈现如断电状态,故高温热度将自动停止形成高温恒定,是以故障率低,且使用的安全性更高,且由于组成精简,相对其成本亦较低廉。
同理,如上述以复数个陶瓷发热片1成列串排为条状组成的发热体,其必要时自可令该陶瓷发热片径制成单一的条形片,进而于该单一条状陶瓷发热片的双面均设可导电的金属薄层即可,惟此,纯是视实际制造而定,并无特别限制的必要。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陶瓷电热管,其结构与已有技术结构相比,改进了其已有结构上存在的不足,达到了本发明人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均倚,未经魏均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5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