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梁油缸无效
申请号: | 02213125.6 | 申请日: | 200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8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琳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琳益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61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梁油缸 | ||
所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铰链梁油缸,是金刚石加工所用顶压机中的油缸之一。
背景技术:
目前,金刚石加工中所用顶压机的铰链梁油缸为分体式结构,油缸内嵌于铰链梁的腔内,二者通过螺栓连接。存在问题是,由于油缸与铰链梁是分体式结构,则必然存在因连接螺栓松动导致二者连接不牢的松动现象,这样易使与油缸相连接的挤压锤受损而碎,碎锤率高,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生产;其次是,加工时既需精加工油缸的外壳,又需精加工铰链梁的内壁,加工工作量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不因油缸与铰链梁松动导致碎锤现象的铰链梁油缸。
为解决所提出问题而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使铰链梁与油缸变为一体式结构。其具体方案是,以铰链梁1为主体,在它的敞口底上设与其侧壁连为一体的底盖2,底盖2的内壁为下凹式的弧形面,位于铰链体1开口端凸台3的内壁为一整齐的立面。这样就使铰链梁的内腔变成了油缸的内腔,达到了使铰链梁与油缸变为一体式结构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使铰链梁与油缸变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增加了油缸的壁厚,油缸的耐压力增大,不易破碎,可以增大整体主机的压力,在单位面积承受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被加工叶腊石块的腔体,使生长金刚石的触媒片面积增大,提高产量;不因油缸与铰链梁松动导致碎锤现象,使加工金刚石的六面顶压机组合紧密,精度高,校锤迅速且准确,碎锤少,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铰链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3所示,铰链梁1的侧壁与底盖2为一体式结构,底盖2的内壁为下凹式的弧形面,位于铰链体1开口端凸台3的内壁为一整齐的立面。这样就使铰链梁的内腔变成了油缸的内腔,形成了铰链梁油缸。由于铰链梁与油缸为一体式结构,所以原来铰链梁1的内壁就是铰链梁油缸的内壁,增加的底盖2就是铰链梁油缸的底,铰链梁1开口端的凸台3成了铰链梁油缸的凸台。铰链梁油缸可以是锻打而成,也可以是铸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琳益,未经赵琳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3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