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脉冲霍尔传感器变频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2210022.9 | 申请日: | 2002-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刚;孙继昕;刘耀武;邢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志阳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霍尔 传感器 变频 处理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处理装置,尤其是车用脉冲霍尔传感器变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改善国产型汽车性能,将原车的变速箱更换为国外变速箱(如国内的奇瑞轿车安装韩国大宇轿车变速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与原车变速箱匹配的车速传感器因结构原因而不能应用于变速箱上,由于上述作法,产生了更换的变速箱速比及主传动比与原车数值不同,即发动机ECU接收的信号不能真实显示汽车行驶速度,同时组合仪表显示的车速及行驶里程也不是真实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因更换发动机后,不能真实地反映车速及公里数传感器误差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复位电路、微处理器、掁荡电路、电平转换电路、高阻放大电路,其电源电路由电阻R1及二极管Z1组成,由电阻R2、电容E1构成复位电路接至微处理器IC1的1脚和20脚,由电容C1、C2、CY构成微处理器的外部振荡电路接至微处理器4、5脚,电阻R3、R4三极管N5及稳压管Z2组成电平转电路,经电阻R3接至微处理器11、6脚,信号经电阻R5、R6公共端进入由三极管N1、N2、N3构成高阻放大电路,经三极管N4的集电板接至微处理器IC1的7脚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可方便地适用各种车型,传动比改变时,所有器件均无需改动,即可真实显示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包括复位电路、微处理器、掁荡电路、电平转换电路、高阻放大电路,其电源电路由电阻R1及二极管Z1组成,由电阻R2、电容E1构成复位电路接至微处理器IC1的1脚和20脚,由电容C1、C2、CY构成微处理器的外部振荡电路接至微处理器4、5脚,电阻R3、R4三极管N5及稳压管Z2组成电平转电路,经电阻R3接至微处理器11、6脚,信号经电阻R5、R6公共端进入由三极管N1、N2、N3构成高阻放大电路,经三极管N4的集电板接至微处理器IC1的7脚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是当发动机带动霍尔传感器转动时,产生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经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根据所需传动对比脉冲进行分频。分频系数由存储在微处理器中加程序决定。经微处理器输出的信号再经整形,放大达到与下一级电路相匹配。
在电喷发动机中,发动机的转速信号有几种传感器的形式。其中包括磁电式、光电式和霍耳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体针对的是霍耳传感器的信号设计的。但对输入部分稍做改动即可适用于其它两类传感器。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三极管N1、N2、N3构成了适应于霍耳传感器接收信号的高阻放大电路,三极管N4做电平转换。并将信号(脉冲)传送到89C2051微处理器中。
微处理器外围电路,只有晶体振荡和上电复位电路,电容E1和电阻R2构成了复位电路。由于汽车上电池电压通常在12~14V之间,并有些波动,但微处理器功耗电流很小,所以采用了箝位二极管式的供电形式,这样即能适应电池电压的波动,又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微处理器IC1是89C2051单片机,它是MCS51的一个分支,也是微处理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体积小、温度适应范围宽、价格低几个特点、又由于其指令系统是与MCS51兼容,开发也较方便,在本装置中它完成了将接收到的频率信号经计算,按规定的比例再产生一个频率信号输出,三极管N5构成一个脉冲输出的一个电平转换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志阳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志阳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0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