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散热构件无效
| 申请号: | 02208910.1 | 申请日: | 2002-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9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育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雪青 |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散热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达到快速散热效果的复合式散热构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8所示,目前应用于一般晶片上的散热构件,其包括有一以铝材通过各式机械加工构成的散热片本体(3);一位于前述散热片本体(3)适当位置的接合面(31);以及一以适当结合手段固定至前述接合面(31)上的导热片(4);其中该导热片(4)的导热系数恒大于铝制散热片本体(3)。这样,便可以借由较高导热系数的导热片(4),贴接于一热源上,而使热源的热能迅速地经由该导热片(4)热传导至该散热片本体(3),再借由该散热片本体(3)辐射散热至外界,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上述的现有散热构件,其中该导热片(4)是呈一片状体,并贴接于该散热片本体(3)的底部,当热源产生热能时,虽该导热片(4)可迅速的将热传导至散热片本体(3)上,但此一「高速」的传导效率,仅限于该散热片本体(3)趋近于与该导热片(4)的交界处,热能在该散热片本体(3)的热传导速度,仍依该散热片本体(3)本身的热传导速度而定。亦即,热自该散热片本体(3)与该导热片(4)交界处,热传导至该散热片本体(3)远端的各散热鳍片末梢,所须的时间,因其距离而定,距离越长,所需时间便越长,因此使热能无法迅速热传导至该散热片本体(3)的各处,而「大量聚集」于该散热片本体(3)与该导热片(4)的邻接处,无法大面积的散热,而降低其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散热构件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导效率佳的热传导体,快速的将热能传递至该散热体上,再经由辐射散热效率佳的散热体,快速的将热能辐射至外界,以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式散热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热传导体,包含一接热板,该接热板设有一接热面及相对于该接热面的散热面,其中接热面跨置于热源上,该接热板上突设有多片传导鳍片;一散热体,包围于该热传导体的各传导鳍片的外围,而构成一内含传导鳍片的散热鳍片,该热传导体的热导率高于该散热体,该散热体的散热率优于该热传导体。
前述的复合式散热构件,其中热传导体由铜制成,该散热体由铝制成。
前述的复合式散热构件,其中散热体的底部是贴接于该热传导体的接热板上。
前述的复合式散热构件,其中传导鳍片之间的散热面还各自形成衔接槽,所述衔接槽设有开口,与传导鳍片之间的散热面相连通,该开口具有第一宽度;槽部,是毗邻于开口,所述槽部具有第二宽度,且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散热体的底部形成衔接凸部,该衔接凸部与衔接槽完全衔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导效率佳的热传导体,快速的将热能传递至该散热体上,再经由辐射散热效率佳的散热体,快速的将热能辐射至外界,以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2-2剖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热传导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5-5剖线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热传导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热传导体与散热体分离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现有散热片本体与导热片贴合时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热传导体(1),由热导系数高的材料制成,如铜,供跨置于一热源(H)上;一散热体(2),由辐射散热率较该热传导体(1)佳的材料制成,如铝,紧嵌、包覆于热传导体(1)外,这样,使热源(H)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热导效率佳的热传导体(1),快速的将热能传递至该散热体(2)的各处,再经由辐射散热率佳的散热体(2),快速的将热能辐射至外界,以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热传导体,是采用铜或其它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热传导体(1)包括一接热板(11),该接热板(11)设有一接热面(110)及相对于接热面(110)的散热面(111),其中接热面(110)跨置于一热源上,并在该接热板(11)的散热面(111)上突设有多片传导鳍片(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雪青,未经钱雪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8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H型压接线夹
- 下一篇:一种常闭型IC卡开关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