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代步车座椅的可折合式背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07988.2 | 申请日: | 200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38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沧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0 | 分类号: | B60N2/20;B60N2/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步 车座 折合 背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座椅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如电动代步车座椅的可折合式背靠结构。
背景技术
就先行技艺所知,一般用以供老人或残障者使用的电动代步车,其坐垫大多固设于该电动代步车上,所以该电动代步车的体积无法改变;现在我们想像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家庭的全部成员(成员中具有一位平常习惯使用电动代步车作为代步工具的老人或残障人员)要到郊外游玩,一般家用轿车的后行李箱根本无法容装一台电动代步车(尤其是电动车座椅的背靠部分);如果不带电动代步车,老人或残障人员到达目的地后的行动又会产生极大的不便,致使上述家庭如欲举行全家族活动时,产生极大的困扰。而且,该台电动代步车在不使用时,因其体积较为庞大,在收藏上亦存有相当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步车座椅的可折合式背靠结构,其座椅的背靠在不用时可加以折合,以减小该代步车所占据的体积,以方便携带及收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代步车座椅的可折合式背靠结构,其包含有:
一第一管件,呈弯曲状,其一水平端固定于代步车的座椅主体,另侧垂直端主管口靠近该座椅本体的一侧面往外设有一枢接部,并于相对一侧面另往外凸设有一卡止部;
一第二管件,其上端与代步车的背靠相固定,底端管口靠近座椅本体的一侧面则与该第一管件的枢接部相枢接,另一侧面则往外凸设有二相互平行的枢接耳;
一卡掣件,其中间段由一枢轴而枢设于该第二管件的二枢接耳间,其上端往外偏设有一扳压部,而其底端则往该座椅本体的方向延伸设有一勾卡部,而恰可勾卡于该第一管件的卡止部;
一弹性元件,一端压抵于该第二管件,另端则抵设于该卡掣件的扳压部,用以作动该卡掣件横保持一预定位置;
由扳压该卡掣件的扳压部,使其沿中间段枢轴端旋摆,得以促使该卡掣件的勾卡部脱离该第一管件的卡止部,而可将原本成直立状的背靠旋摆成水平状。
其中该卡掣件的勾卡部与其末端间再形成有一斜面。
其中该卡掣件的勾卡部上方还再平行凸设有一压抵部。
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具有二圈部而穿设于该二枢接耳间枢轴,一中间抵部供抵设于该卡掣件的扳压部,以及二侧边抵部供抵设于该第二管件。
附图说明
以下举一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该背靠折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该卡掣件嵌卡入该卡止部时的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代步车座椅的可折合式背靠结构,以一电动代步车为实施对象,其包含有:
一第一管件10,概呈弯曲状,其一水平端11固定于电动代步车之上,另侧垂直端12则往上延伸预定长度,该垂直端12的管口处靠近座椅本体2的一侧面往外凸设有一枢接部13,并于相对一侧面另往外凸设有一卡止部14。
一第二管件20,其上端与电动代步车的背靠4相固定,另端管口靠近座椅本体2的一侧面往外凸设有一枢接部21,该枢接部21并得与该第一管件10的枢接部13相穿卡,并利用一穿过该二枢接部13&21,以将该第一管件10与第二管件20枢接在一起,促使该背靠4可相对于该座椅本体2折合,该第二管件20相对于该枢接部21的一侧面则另往外凸设有二相互平行的枢接耳22,各枢接耳22上则各横向贯设有一枢孔221。
一卡掣件30,概呈“>”形,其中间段横设有一轴孔31而恰可容设于该第二管件20的二枢接耳22间,并由一枢轴50而枢设于该二枢接耳22的枢孔221,其上端往外偏设有一扳压部32,而其底端往该座椅本体2的方向则延伸设有一勾卡部33,该勾卡部33与卡掣件30末端间则形成有一斜面34,并于该勾卡部33的上方再平行凸设有一压抵部35。
一弹性元件40,于本实施例中为一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具有二圈部41供该枢轴50穿设,一中间抵部42供抵设于该卡掣件30的扳压部32,以及二侧边抵部43供抵设于该第二管件20,该弹性元件40得于该卡掣件30沿该枢轴50偏摆时,用以作动该卡掣件30横保持一预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7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纤维解离装置
- 下一篇:喷漆枪的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