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线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2206312.9 | 申请日: | 200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7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郎 |
| 主分类号: | B65D63/00 | 分类号: | B65D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八***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束线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束线器结构,尤指一种可提供复数线材束设定位和兼具有保护功能的束线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公用的束线器(请参阅图1),最普遍的是一种提供捆线或扎线的束紧带(A)型式,该束紧带(A)为塑胶成型,并缚设于线材(图未示)周围,当欲紧束线材时,即可将其尾段对应穿入头段,利用头段的止挡扣卡掣,达到束紧的功能,其采用端点式束设,会因施力不当,造成太过紧掣而损伤线材;以及在欲松释线材时,一般是将其剪断或是需利用一尖状物推顶止挡扣脱离卡掣,始得完成松脱,所以其使用上仍有不便,再者,该束紧带(A)仅提供束设线材无法将其固定限位,也为其缺点。
本设计者有鉴于此,决心加以改良,经不断研究试验,终完成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线器结构,是利用该弹线具有较佳的圈绕应力,可由适当的拉伸使其圈绕跨距增大,而得以圈绕环设于线材周围,同时将线材束覆集中,达到较佳的束设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束线器结构,其中至少于弹线的一端固结有一基座,当弹线将线材束设后,由该基座对应固装于欲设对象表面,使其兼有简易定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线器结构,由于弹线具有较佳的扩张和束设能力,当将线材束设后,如遇增或减线材数量时,可以将弹线拉伸并反向旋绕,令弹线和线材分离,待完成增或减线材数量后,再重新予以圈绕环设,而具有较佳的扩张容设裕度,且将其对应束设和可重复使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线器结构,当线材被弹线束覆后,容设于弹线内部,由此可进而保护线材并防止不慎踩踏而断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束线器结构由基座和弹线组成,其中该基座于其端侧一体具有一套装孔,该弹线以塑胶成型具有弹性的圈绕体,一端进入基座的套装孔并与其固接;由此构造,即可在集中复数线材且将其束设定位时,利用适度拉伸弹线,使其圈绕跨距拉大,并得以圈绕环设于该复数线材的周围,复松释该弹线,且由其圈绕的弹性应力,将线材包覆并束设集中,同时将基座固装于欲设对象表面,以完成该复数线材的定位束设,且利用弹线将其圈绕,达到保护线材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用束紧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束覆动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束设完成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线拉伸并反向旋绕的动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作节线带的使用参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束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
11:轴孔
12:双面胶
13:套装孔
2:弹线
3: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束线器结构,由基座1和弹线2组成,其中该基座1的表面具有若干可供螺固的轴孔11,内面则黏贴有双面胶12或软性磁铁,且于其端侧一体具有一套装孔13,该弹线2以塑胶成型具有弹性的圈绕体,其一端进入基座的套装孔13并与其固结;由此构造,即可在集中复数线材3且将其束设定位时(请参阅3~4)利用适度拉伸弹线2,使其圈绕跨距拉大,并得以圈绕环设于该复数线材3的周围,复松释该弹线2,且由其圈绕的弹性应力,将线材3包覆并束设集中,同时将基座1依需求选用简易的螺接或黏结的固设模式固装于欲设对象表面,以完成该复线线材3的定位束设,且利用弹线2将其圈绕,达到保护线材3的效能。
相反,由于弹线2具有较佳的扩张和束设能力,当其将线材3束设后,如遇增或减线材3数量时,可以将弹线2拉伸并反向旋绕(如图5),令弹线2和线材3分离,待完成增或减线材3数量后,再重新予以圈绕环设,而具有较佳的扩张容设裕度,且将其对应束覆和可重复使用的功能。
再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作节线带的使用参考图,当线材3要收藏或过长时,可将线材3折缩且将弹线2圈绕束缚于其周围,一样可达到束设的功能。
续请参阅图7~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可看出该基座1对应于弹线2的两端,令该弹线2可将该复数线材3束设,同时将基座1定位固装,由此对较长距离的线材3束设时,可以得到较稳固的定位束设效果,以及当弹线2线材3束覆后,该线材3容设于弹线2内部,由此可进而保护线材3并防止不慎踩踏而断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郎,未经林文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6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多孔中间板的金属复合装饰板材
- 下一篇:L型支撑架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