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素纳米恒温复合板无效
申请号: | 02205518.5 | 申请日: | 200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仇晓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仇晓丰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素 纳米 恒温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恒温加热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加热保温机车油箱以及输油管道的碳素纳米恒温复合板。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液体需要在保温或恒温情况下输送。如油田生产的原油及化工生产领域的许多化工介质液体。尤其是一些化工产品液体,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一定的粘度,从而才可以用泵和管道输送,如NaoH,其浓度高于50%时,尤其在冬季必须加热保温其贮藏容器和管道,才能达到输送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溶液的贮藏容器和输送管道均需要加热,现有技术投资大,管路加工复杂,不易操作,而且能耗也高。
在柴油机车上,油箱中的柴油在寒冷的环境下,就会出现结晶现象,从而影响机车的正常行驶,发生这种现象时,许多司机采用在油箱外浇温水或用明火加热的方法,在隆冬季节常常会看见公路旁停靠柴油车,用明火加热油箱,这样十分危险,如车上装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就更加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对溶液贮藏容器和输送管道加热投资大,管路加工复杂,不易操作,能耗高,柴油机车油箱中的柴油在寒冷的环境下出现结晶现象,明火加热油箱十分危险等缺点,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新型恒温复合板,它通过复合材料中不同材质对温度敏感性的不同及物质的普遍的热胀冷缩原理达到自动恒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保护膜的下面带有热敏层和加热层。
在保护膜的下面依次设有热敏层、加热层和绝热层。
所述的加热层在热敏层和绝热层之间。
所述的热敏层由工程塑料与碳素纳米添加剂混合后制成。
所述的保护膜由工程塑料制成。
所述的加热层由金属导体或碳纤维制成。
所述的绝热层由矿棉或玻璃纤维制成。
所述的加热层内埋设有导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它可广泛用于各种车辆尤其是柴油机车的油箱,各种输油管道,低温易结晶物质的输送管道及贮槽、罐体的加热保温;本装置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安装方便,如:直径195mm的输油管在环境温度零下20°C,恒温条件为45℃时,耗能为15w/m.h,其经济效益远远优于蒸汽恒温和其它保温措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膜;2.热敏层;3.加热层;4.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保护膜1及下面带有的热敏层2和加热层3热压复合而成,保护膜1的材料构成可与复合材料中的工程塑料同质,可根据保温液体要求的不同温度来决定,一般由PVC、PE或其它工程塑料制成,作用主要是使产品结构美观,并保护热敏层2不受损坏及气密性好。热敏层2由PVC、PE或其它工程塑料与碳素纳米添加剂混合后热压制成。加热层3设在热敏层2与绝热层4之间,加热层3由金属导体或铜质导线在高温和强腐蚀情况下CF(碳纤维)后热压制成,其内可在不同点安置导线,导线直接热压在加热层3内,引出的导线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端,加热层3和热敏层2也可复合为一体,这样在接通电源后,加热层3和热敏层2可产生热量,其本身如同电阻一样不会使人触电,安全可靠,复合材料中不同材质对温度敏感性的不同及物质普遍的热胀冷缩原理达到自动恒温的效果,并可利用不同的工程塑料作为基材,使温度在35℃-280℃之间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当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加热层3和热敏层2会变化为绝缘体,不再导电,自动停止发热。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在热敏层2和加热层3的下面设绝热层4,这样绝热层4可进一步起到保温的作用,绝热层4可与保温复合材料中工程塑料同质,如:PVC或PE等,这样可把绝热层4与加热层3和热敏层2热压复合在一起作为内置式绝热层4,其造价较高,因此为了降低工程的造价,绝热层4也可采用矿棉或玻璃纤维等普通保温材料复合在热敏层2和加热层3的下面作为外置式绝热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仇晓丰,未经仇晓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