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户外登山观光电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205455.3 申请日: 2002-02-22
公开(公告)号: CN2522400Y 公开(公告)日: 2002-11-27
发明(设计)人: 孙春贵 申请(专利权)人: 孙春贵
主分类号: B66B9/00 分类号: B66B9/00
代理公司: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亚军,樊炳章
地址: 427000 湖南省张***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保 户外 登山 观光 电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型户外登山观光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各风景名胜区先后建立起多种登山索道和斜坡缆车,作为游人观光的现代化代步工具,减轻了游人的劳累。但索道和缆车都有破坏景区植被和现代化建筑与原始自然面貌不谐调的弊病。无论修建索道或缆车或登山公路必然会对沿途产生大面积的砍伐;而在它们运行时还会污染自然景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保型户外登山观光电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户外登山观光电梯,包括电梯、井架,其特征是:井架的下段设在山体的竖井里;井架的上段经锚杆固定在山体的岩石上;电梯井架下部的乘梯厅与隧道连通。

所述与乘梯厅连通的隧道为环状的多边形隧道或圆形隧道或椭圆形隧道。

所述电梯采用16组钢丝绳带动。

所述隧道断面的上部为拱形;隧道两侧设有管理用及商业、小卖部用的若干个窑洞。

所述锚杆螺钉设于山体岩石钻孔里并注入锚固剂,通过锚杆螺钉、螺母及垫圈把外露钢结构井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环保型户外登山观光电梯的井架下段设在山体的竖井里、上段设在山体的岩石上,是在景点的环境表层植被保持完好的情况下建造的登山交通设施,既保护风景区的自然风光,又解决了游人登山难、上山辛劳的困惑。

2.隧道与乘梯厅连接处把隧道围绕着乘梯厅设计,上下乘客分流,避免拥挤,方便了游客。

3.一般电梯使用六组钢丝绳运行,本实用新型采用十六组同步钢丝绳带动,其中任意二组为主拉绳,其余十四组钢丝绳为保险绳,安全可靠。当轿厢飞速下降时,安装在轿厢轨道上的自动刹车钳会立即夹住轨道,控制下降速度,另外在井底还设有缓冲装置,确保安全。

4.由于竖井与隧道连通,竖井产生的强大自然抽风,所以平巷通风良好。无需动力配置,自然形成冬暖夏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井架与山体岩石锚固结构示意图;

图4为乘梯厅与隧道位置示意图;

图5为隧道与双层乘梯厅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由井架的上段1、电梯轿箱2、竖井3、井架的下段4、乘梯厅5、隧道6、隧道口的塑石7、普通电梯8、大门9和停车场10组成。井架的上段又叫外露钢结构井架。参看图1,本实施例是设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水绕四门后山鸳鸯溪边。隧道6直达悬崖的垂直根部,在隧道进口处设一塑石7挡住裸露的洞口,使之与自然景观溶为一体。游人从塑石侧面的石缝进入隧道。隧道长146M,参看图4,隧道两侧凹入的几个洞窑19可作管理人员办公用及商业门面、服务部门使用,如小卖部等。在隧道尽头和悬崖的垂直根部处与竖井连通,即把乘梯厅与隧道连通,这里的隧道为围绕着乘梯厅的多边形,形成上下乘客分流,避免拥挤。电梯在160M竖井里的井架的下段和168M外露钢结构井架的轨道12上往复运动。外露钢结构井架通过锚杆11固定在山体的岩石16里,参看图2、图3。外露钢结构井架为焊接结构。外露钢结构井架的底板上设有供锚杆螺钉穿过的通孔。锚杆包括岩石16的钻孔、锚杆螺钉17、锚固剂18、垫圈15及螺母14;把锚固螺钉置于岩石的钻孔中并浇注锚固剂,当锚固剂凝固后,由螺母紧固。井架的下段装于竖井5里,位于井架的上、下段间设有支承钢梁13,以提高强度。井架的上、下段为一整体井架。井架里设有电梯轿箱2的运动导轨12。隧道6里端的多边形环形隧道21与乘梯厅20连通。本实施例的电梯采用德国朗格尔国际电梯公司生产的外露式双层蘑菇形轿厢的三台并列观光电梯,轿厢分为上、下两层,单台可载50人,上下往复一次需六分钟,每天可载二万四千人次,是国内最大单台索道运输量的三倍。本观光电梯采用16组同步钢丝绳带动,其中任意二组为主提绳,其余十四组为保险绳,而一般电梯使用六组钢丝绳;所以本观光电梯安全系数很高。轿厢轨道上设有机械式自动刹车钳,一旦电梯失控,它会自动夹住轨道,控制下降速度;竖井底部还设有缓冲装置,上述安全设施可确保观光电梯安全运行。当游人在停车场10下车后,进入景点大门9。停车场与隧道间垂直高度约37M,其间设有普通电梯8,隧道高于停车场是为了防止山洪。游人乘普通电梯8到达隧道口,从塑石侧面的石缝进入隧道,隧道里的几个窑洞分别设小卖部、商业部门及管理人员办公室,以方便游人,当行至隧道终端处可直接经下层乘梯厅24进入下层轿厢乘梯,参看图5,也可经楼梯22进入上层乘梯厅23进入轿厢上层乘梯,观光电梯上行时,首先在竖井内沿井架下段运行,当行至井架上段时,轿厢外露,游人可尽情的欣赏景点的山水风光。观光电梯的终点是袁家界自然保护区,通过本实施例把山上的袁家界自然保护区和山下的水绕四门景区连通,游人在游玩水绕四门景区之后即可乘观光电梯去袁家界参观,井入天子山景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春贵,未经孙春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