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烟节能燃煤机无效
申请号: | 02205399.9 | 申请日: | 200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312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登 |
主分类号: | F23K3/12 | 分类号: | F23K3/1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燃煤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烟节能燃煤机,它属于一种工业窑炉及中小型工业锅炉使用的推煤式燃烧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窑炉及多数中小型工业锅炉都采用人工上加煤的方法烧煤,其存在的缺点是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工作条件艰苦。为解决上述缺点,人们曾采用抽板顶升、二次风燃烧、加除尘器等方法,但仍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工作条件艰苦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消烟节能燃煤机。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消烟节能燃煤机,它包括由油箱、设在油箱上面的电机、与电机联接的油泵、与油泵联接的电磁阀、与电磁阀联接的油路集成块构成的加油站,由支架、设在支架中的油缸、设在支架前端的加煤斗和与油缸活塞杆联接的推煤柱塞组成的加煤机构和空气室,其中它还包括炉篦、若干块拨煤块、上煤槽、空气管和手动杠杆机构;炉篦设在空气室的上面,上煤槽设在炉篦底面的中间,若干块拨煤块分别设在上煤槽的两边,推煤柱塞设在上煤槽的中间且位于加煤斗的下面,手动杠杆机构设在空气室中且与若干块拨煤块相连接,空气管设在空气室的侧壁中。
上述拨煤块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柱体,在拨煤块上设有空气孔。
上述炉篦的形状为长方形,在炉篦的上面设有不同孔径的空气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炉膛内的燃烧强度,使煤中的有效成分得到了充分、完全的燃烧,可节煤30%左右。
2、减少了污染,排放的烟道气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到国家环保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即烟尘浓度200mg/m3以下、林格曼黑度一级。
3、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4、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
5、用途广泛,能广泛用于各类工业窑炉和中小型工业锅炉中。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B向向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消烟节能燃煤机,它包括由油箱1、设在油箱1上面的电机2、与电机2联接的油泵3、与油泵3联接的电磁阀4、与电磁阀4联接的油路集成块5构成的加油站,由支架6、设在支架6中的油缸7、设在支架6前端的加煤斗8和与油缸活塞杆联接的推煤柱塞9组成的加煤机构和空气室14,油路集成块5经油管与油缸7连接,其中它还包括形状为长方形的炉篦10、6块形状为四分之一圆柱体的拨煤块11、上煤槽12、空气管13和手动杠杆机构15;炉篦10设在空气室14的上面,在炉篦10的上面设有孔径为10-14mm的空气孔17,上煤槽12设在炉篦10底面的中间,6块拨煤块11分别均匀设在上煤槽12的两边,在拨煤块11上设有空气孔16,推煤柱塞9设在上煤槽12的中间且位于加煤斗8的下面,手动杠杆机构15设在空气室14中且与6块拨煤块11相连接,以使拨煤块11能转动,空气管13设在空气室14的侧壁中,以便于空气进入空气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油泵3启动后,工作油使油缸7的活塞杆推动推煤柱塞9向前运动,将燃煤经上煤槽12涌入炉篦10上,煤经过充分燃烧后留下的炉渣定期清除。当燃煤在炉篦10中间堆积的较多时,用手动杠杆机构15转动拨煤块11将煤拨至炉篦10的两边,以利燃煤的充分燃烧。加煤完成后,工作油使油缸7反向工作,油缸7的活塞杆向后带动推煤柱塞9向后运动,直至推煤柱塞9退至加煤斗8的下方出现了空间使煤落入上煤槽12中,工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登,未经曹玉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53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支架
- 下一篇:出门忘带物品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