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2204779.4 | 申请日: | 200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8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泰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 地址: | 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电水壶 水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标尺,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时市场上所找到的不锈钢电水壶,其用于观察水壶内水面高度的塑料水标尺固定于不锈钢壶身上的结构大致采用以下方式:
(1)热熔焊接;(2)高频焊接;(3)超声波焊接。
这些焊接方法有一共通点,就是必需通过一些特定机械设备来实施。因此,在生产成本上有所增加。今天市场竞增激烈情况下,控制生产成本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另外,当焊接存在缺陷时,易导致水壶从水标尺的连接处漏水。
实用新型概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不需采用任何辅助设备而可机械式直接进行安装,而且防漏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壶身,在该壶身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水面观察孔口,其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形状,沿着观察孔口的周边设置有一向内延伸的平直挡边,由挡边的内缘处向内弯折有一加强边,该加强边具有一内缘;
一设置在壶身侧壁的观察孔口上的透明的水标尺,其外周的形状与壶身的观察孔口的形状相对应,外周的大小适于嵌入壶身的挡边上,在水标尺的内表面上沿着对应于该观察孔口的位置处垂直伸出一环形接合边,该接合边的大小适于插入该观察孔口中,在接合边的周边向外凸设有多个彼此相间隔的扣钩,其适于与壶身上的加强边的内缘相接合,将水标尺扣紧在壶身上;
一压紧设置在水标尺的内表面与壶身的挡边之间的弹性耐热垫圈,其具有环形的形状,其外周的大小和形状与水标尺的外周相对应,其内周的尺寸和形状与水标尺的接合边相对应,所述弹性耐热垫圈的内表面沿着内周垂直伸出一环形接合边,其嵌装在水标尺的环形接合边与壶身的加强边之间,构成一防漏水墙。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在结构上应用了塑料的弹性和金属的机械特性,将水标尺透明塑料件加入简单的装配夹具,便能直接装入不锈钢壶身上而不需任何辅助机械设备协助,从而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另外,防漏效果好。
附图图面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标尺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标尺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平面视图;
图6是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相应于图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
参见图1和2,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电水壶的水标尺结构。不锈钢电水壶的壶身1的侧面外周上嵌装有用于观察水壶内水面高度的水标尺2,以及装在水标尺2和壶身1之间的防漏用的垫圈3。下面再详述这些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
在壶身1的侧壁面上开设有一观察孔口11,其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形状,在长矩形的两端可以是直线的或是圆弧形的,也可以是整体上呈长椭圆形的形状,根据水壶的外观形状的需要而确定。沿着孔口11的周边设置有由壶身1向内拉伸而形成的平直挡边12,为了增强孔口挡边12的刚度,可以由该挡边12的内缘13处再向壶身内部弯折一个加强边14。加强边14具有一个内缘15。
参见图3和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标尺2。水标尺2一般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其外周21的形状与壶身的观察孔口11的形状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为长椭圆形形状,其外周21的大小适于嵌入壶身1的挡边12上。在水标尺的内表面22上沿着对应于壶身观察孔口11的位置处垂直于内表面22延伸出一环形的接合边23,该接合边23适于插入壶身1的观察孔口11中。在接合边23的边缘处,沿着接合边23的周边向外凸设有若干彼此相间隔的扣钩24,其适于与壶身1的加强边内缘14相接合。扣钩的数量随水标尺的长短而定,最好是在水标尺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扣钩,接合强度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基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4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