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用隔离及分段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2204089.7 | 申请日: | 200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3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威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28 | 分类号: | H01H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隔离 分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开关,特别是一种电力用隔离及分段开关。
背景技术
人类近代的产业不断地进步,电力的供给绝对是关键因素,因为人们可自由应用电力至任何的产业,而可使产业的生产设备及仪器无时无刻不停地运作,因此产业方摆脱人工制造的不稳定品质,进入大量生产且品质统一的阶段,因此有好的电力设备亦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产品的稳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般的电力开关是由五个主要构件所构成,其中包括有:碍子、接线端子板、闸刀及配合闸刀的转轴接点及卡合接点。
传统的电力开关设计不良,其内部的碍子是利用陶瓷管体及陶瓷护罩采高温(1000℃)烧结,属于高耗能产业。且高温冷却后其收缩程度不一,导致尺寸误差过大,并有易碎、护罩内表层的凝结水无法干燥的问题。又必须长期固定于电线杆上,因此易受外界的环境的影响(风吹、日晒、雨淋、盐害…等)而产生故障,并导致电力传输供应无法正常。
传统技术中仅利用铜板的单一材料来制作接线端子板,当接线端子板单独利用铜板来制作时,为达到必要的机械强度,必需将铜板加厚至二倍以上,于经济成本上显得相当昂贵的。或有的传统技术为利用铝青铜合金加以锻造而成,其导电率较差但机械强度较高,与前述的使用单一铜板做为材料时,皆具有经济成本上较为昂贵的缺失。
传统卡合接点是利用一马蹄型的铜块锻造或铸造而成,与闸刀做卡合时,需利用加大二侧片体的厚度及削尖顶端,用来形成较大的卡合力量。此传统接点的材料成本较高,加工费用较为昂贵,且因该接点仅利用二侧片体加宽形成卡合端,经由闸刀长期的压挤的下,易形成接点二侧片体变窄与门刀的卡合臂受力外张,形成接点与闸刀之间的接触不良。其后续将造成接点电阻升高,再进一步造成接点温度高于接点材质的熔点,便形成接点熔化的状况,而形成极大的缺失。
传统的闸刀转轴接点是利用一外观呈「U」字型铜块锻造及铸造而成,该转轴接点的二片体外侧与闸刀二内侧是相连锁接,为保持闸刀与转轴接点之间接触的确实,于闸刀的二外侧各锁上一压力弹簧抵持铜块,以形成该结构。但铜块因为实心结构,并且利用二弹簧做为接点与闸刀抵紧结构此种结构设计的成本较为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导电性、增加使用寿命的电力用隔离及分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用隔离及分段开关包括:至少一高分子碍子,是高分子树脂一体成型,可供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螺栓直接埋入树脂内部;至少一接线端子板,是由二种金属板材交叠组成,以锁合于该高分子碍子的一端;一闸刀及其配合接点,装置于接线端子板的上方,以控制电力连接的开启与关闭。
上述高分子碍子所利用的一体成型树脂是环氧基树脂(epoxy)。
上述高分子碍子包括:上柱体、下柱体及绝缘碟等构件。
上述接线端子板所构成的二金属板分别为镀锌铁板及铜板。
上述第一接点是外观呈一马蹄型的第一接点,中心内侧设计有二凸块,且于二凸块之间嵌入一具有外张力的弹簧。
上述第二接点是外观呈「U」字型铜片,且于该二片体各设有一透孔,以供一弹簧设置于二片体内侧透孔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开关的接线端子板,其中电力开关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接线端子板,该接线端子板由二种金属板材交叠组成。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力开关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将图1结合后的电力开关结构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线端子的分解结构图;
图3B是将图3A做一结合后的侧视结构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接点的正视结构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接点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接点连接于接线端子的侧面剖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接点的正视结构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接点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5C是图5B的第二接点连接于接线端子及加置一弹簧后的结构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闸刀的正视结构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闸刀的侧视部面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威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固威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4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