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予制墙板无效
| 申请号: | 02202845.5 | 申请日: | 200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1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万龙 |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5180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予制墙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予制品,特别是一种予制墙板。
背景技术
建筑用予制品——如各种予制梁、予制板件等,广泛用于建筑业,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予制墙板多用于建筑物的承重墙、非承重墙、隔断墙等。施工中,建筑物中的墙体一般由若干块予制墙板对接而成。为保证施工工艺质量,现有予制墙板纵向两侧对接面上多制有凹槽——凸条。施工时,两两相接的墙板以其对接面上的凸条置入另一对接面上的凹槽定位,并在对接面的接缝处灌注灰浆,待浆凝固后则筑成一体墙体。另有一种是在所述对接面上制有截面为弧形凹槽的结构,施工时,两两相接的墙板对接后,在对接面的接缝处和对接面凹槽形成的“o”形管内灌注灰浆,待浆凝固后亦筑成一体墙体。上述两种方式的对接结构和施工工艺,因均为“开式”对接结构,对两两相接墙板无锁紧固定作用,加之施工误差、震动及日后灰浆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墙板因微小位移而导致墙面对接处产生裂缝,故,此乃为建筑业中常见的一大“通病”和憾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予制墙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沿予制墙板两侧对接面内予制有贯通的纵向榫槽,榫槽横断面的平行于对接面的槽宽b应大于槽口宽度a。其中,榫槽横断面可为一梯形且其槽底宽度b大于槽口宽度a;该榫槽横断面可为一园缺,且其直径b大于弦长a;该榫槽横断面也可为一菱形,且其平行于对接面的对角线长度b大于槽口宽度a;该榫槽横断面还可为一园缺和矩形的组合,该矩形的一个边长为槽口宽度a,该园缺的直径b大于槽口宽度a。
按本技术方案实施的予制墙板,由于两两相接的墙板对接而使其开口的榫槽构成一个封闭的榫管。当为榫管内灌注灰浆并凝固后,则形成一横断面类似“哑铃”状的榫柱且与相接的墙板固为一体而筑成墙体。鉴于“哑铃”状截面的榫柱具有锁住紧固两墙板而脱不开(即不可位移)的作用并加大了接缝的粘接面积,从而避免了施工误差、震动、灰浆老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墙板对接裂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锁住紧固功能使对接墙板不可位移的特点,不仅避免了施工误差、震动、灰浆老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墙板对接裂缝,而且对增加墙板对接的整体性、稳定性、强度、刚度及提高工艺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1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图5分别是榫槽横断面为梯形、缺形园、菱形、组合图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为实施例做具体描述。1为予制墙板、2为墙板对接面、3为横断面是梯形的榫槽;予制前,应将按设计要求的梯形榫槽断面制成相应的钢模柱,在涂刷脱模剂后置入模板内,灌注灰浆(可以是混凝土、轻集料聚合物等材料)并经养护、脱模后,即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予制墙板。榫槽断面的形状可按设计要求任意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万龙,未经马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