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灵敏的双人双骑三轮车无效
| 申请号: | 02202549.9 | 申请日: | 200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6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华 |
| 主分类号: | B62K5/02 | 分类号: | B62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伟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鸣 |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灵敏 双人 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灵敏的双人双骑三轮车,尤其是一种具有三级变速的轻便三轮车,属于非机动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轮车目前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代步工具之一,以其操作简单而受到广泛的欢迎,随着人们的不同需求,其品种和样式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有日常载货的平板三轮、胡同旅游观光的人力三轮、居家采购游玩、接送孩子的带斗小三轮等很多品种。但现今通常使用的三轮车都是前面和后面区分为蹬车和坐车的两个不同功能区域,传动装置只是简单地通过链条将脚蹬轴上的飞轮盘与后轮轮轴上的飞轮盘相连,用人力蹬踏脚蹬带动整车移动,这种传动方式将整车的重量都负担在蹬车者一人身上,行驶过程中比较费力,尤其在上坡、顶风行车时,更是困难,有时甚至要下来推车,而坐车的人对此却无能为力;同时,由于后面座位的空间狭窄,手脚不能完全舒展,久坐不动也会带来肢体局部麻木等问题,给蹬车人和乘车人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不便。另外,现有的三轮车由于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在行车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制动时,因惯性大而导致制动效果不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轻快省力,制动灵敏的新式三轮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动灵敏的双人双骑三轮车,它解决了现有三轮车蹬骑费力的问题,前后所设两套中轴总成,通过传动总轴及前后轮盘链套总成,分别独立传动,带动后驱动轮,可以双人双骑,或者一人用力、一人休息,两者速度不同也彼此互不干涉,达到增添蹬车、乘车者行车乐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制动效果差的问题,制动装置与驱动轮产生摩擦甚至使其发生形变而达到制动目的,制动灵敏可靠,达到提高行车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制动灵敏的双人双骑三轮车,它包括:前轮组件、前轮制动装置、传动装置、车身组件、后轮组件、后轮制动装置、座椅组件;传动装置包括前、后轮盘总成、前、后中轴总成、链条、飞轮盘、传动总轴和固设在传动总轴上的一个以上的同轴飞轮;其中,前中轴总成通过链条与传动总轴上的飞轮盘相连,飞轮盘与第一飞轮为一体,传动总轴上的第二飞轮通过链条与带动后驱动轮转动的后轮盘总成上的第四飞轮相连,同时,后中轴总成通过链条与传动总轴上的第三飞轮相连,传动总轴上的第二飞轮通过链条与后轮盘总成上的第四飞轮相连;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第三飞轮为固设在传动总轴上、齿数不同的同轴飞轮,第四飞轮与后驱动轮同轴。后轮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把手、制动拉线、滑动板、导向架、制动棒和固定装置,其中制动把手铰接在车身上,制动把手的下端部与制动拉线的一端相连,制动拉线的另一端固设在滑动板上,制动棒的一端滑动容设在滑动板两端的容置槽内,另一端与底盘架上的固定耳铰接固设,滑动板与固定在车底盘上的导向架相滑设,制动棒的非制动位置贴近驱动轮外胎,制动棒与外胎的距离小于滑动板被底盘下梁拉动后的行程。制动拉线容置在底盘下梁的容置腔内。制动棒,由套管轴和橡胶套管相互套设而成,套管轴和橡胶套管之间为滑动配合,其所构成的空间内添加减小彼此摩擦、保持其润滑的润滑脂。座椅组件为安装位置可依需求组合调节并拆卸的座椅组件。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为三级变速,蹬骑轻快省力。
2、前后所设两套中轴总成,通过传动总轴及前后轮盘链套总成,分别独立传动,带动后驱动轮,可以双人双骑,或者一人用力、一人休息,两者速度不同也彼此互不干涉,增添了蹬车、乘车者的行车乐趣。
3、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装置灵敏,使行车过程更加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后备箱可兼做座椅、靠背,中间座、蹬脚板都采用非固定安装,将其按需要自行排列组合而实现可多人乘坐、可使乘车人躺倒休息、可全部拆卸掉成为平板车、可组装成斗车载物运货等多种功能。
5、本实用新型大部分零件采用自行车零件,零配件的互换性好,产品生产、加工、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华,未经张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吸水功能的喷雾式旋转气流退捻空气捻接器
- 下一篇:多功能全胶式地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