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式桌子无效
申请号: | 02202520.0 | 申请日: | 200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萧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詠南 |
主分类号: | A47C4/02 | 分类号: | A47C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飘扬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桌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桌子,特别是一种组装式桌子。
背景技术
习知的组合式桌子系包括既设宽幅面积的桌板及搭配于桌板底面设定造型的脚架。
靠置于脚架上端的桌板通常选择透明材质或木材。以适应消费市场需求。
脚架大都为既设形状的架体,其通常以数支既高度支撑架一一于纵、横置方向焊接组成。
然而,上述习知的组合式桌子,虽然可将桌板与脚架作分离使用,但碍于脚架必备构件制作上必须直接作一体固定式加工,如焊接成形,不仅需藉由高成本的人力及熟练技术方能实施完成制作,而且其整个脚架所占体积相当庞大,以致在包装载运上的运输成本倍增,从而影响桌子的贩售价格,致使利润低、获益小,不符合产品的经济效益。且由于上述的脚架系以诸多支撑架拼组焊接而成,故每一支撑架的交界处皆存有明显的焊接料端及缝隙处,造成整体外观不良的缺陷瑕疵,以致影响桌子的品质及美感价值;又对前述脚架在以支撑架作人工拼组固定时无法精确地将彼此构件的方位及界限位置控制得当,致使成形后的脚架置放于地面上时,易形成高低不平的落差,造成整体桌子的定位上也较容易产生摇晃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体积、降低运输成本、拆组简捷便利、结构平稳坚固的组装式桌子。
本实用新型包括桌板、承置桌板的两主脚架及至少一个以上与主脚架组以构成整体脚架的的副支撑架;主脚架顶杆近中部横向方柱凸设嵌插部;副支撑架端部形成与主脚架嵌插部相对应并密合嵌组的嵌插孔;副支撑架以其端部嵌插孔与两主脚架嵌插部密合嵌组,并藉由若干螺固元件将两主脚架及副支撑架固定为承置桌板的整体脚架。
其中:
副支撑架形成嵌插孔端延设与主脚架顶杆侧面贴靠结合的靠合翼。
横向凸设于主脚架顶杆近中部的嵌插部分别凸设于顶杆两侧;副支撑架包括横支杆及两呈Γ形的副脚架;副支撑架上的嵌插孔分别形成于横支杆两端及副脚架顶杆端部;副支撑架上靠合翼分别延设于横支杆及副脚架顶杆形成嵌插孔的端部。
横向凸设于主脚架顶杆近中部的嵌插部凸设于顶杆一侧;副支撑架为两横支撑杆;副支撑架的嵌插孔分别形成于横支杆两端;副支撑架上靠合翼分别延设于横支杆形成嵌插孔的端部。
主脚架顶杆及副支撑架的副脚架顶杆的顶面均设若干止滑垫。
主脚架竖杆及副支撑架的副脚架竖杆的底端分别螺设有调节脚座。
主脚架顶杆及副支撑架的横支杆顶面均设若干止滑垫。
主脚架竖杆底端分别螺设有调节脚座。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桌板、承置桌板的两主脚架及至少一个以上与主脚架组以构成整体脚架的的副支撑架;主脚架顶杆近中部横向方位凸设嵌插部;副支撑架端部形成与主脚架嵌插部相对应并密合嵌组的嵌插孔;副支撑架以其端部嵌插孔与两主脚架嵌插部密合嵌组,并藉由若干螺固元件将两主脚架及副支撑架固定为承置桌板的整体脚架。组装时,副支撑架以上嵌插孔与两主脚架嵌插部密合嵌组,再藉由若干螺固元件将两主脚架与副支撑架固定为整体脚架,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便利拆组的效用、可有效缩减包装载运的体积及运输成本、具有组装操作简捷及平稳定位的效果,即不仅减小体积、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拆组简捷便利、结构平稳坚固,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副支撑架为两横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既设宽幅面积的桌板1、两主脚架2、至少一个以上的副支撑架3、若干止滑垫5及若干调节脚座6。
主脚架2呈门字形,其顶杆近中部横向方位的两侧凸设嵌插部21。亦可如图6所示,于其顶杆一侧凸设两嵌插部21。
副支撑架3包括横支杆31及两呈Γ形的副脚架32;亦可如图6所示,副支撑架3为两横支撑杆31。横支杆31两端及副脚架32顶杆端部分别形成与主脚架2嵌插部21相对应并密合嵌组的嵌插孔310、320及延设与主脚架2顶杆侧面贴靠结合的靠合翼311、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詠南,未经萧詠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粘弹反应流体搅拌装置
- 下一篇:烘碗机门盖集水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