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凸冠微型汽车轮胎无效
| 申请号: | 02201871.9 | 申请日: | 200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1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孟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吉平 |
| 主分类号: | B60C3/04 | 分类号: | B60C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02 吉林省吉林市昌***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汽车轮胎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减少微型汽车运行中的无益摩擦力,增加有益摩擦力,使微型汽车在运行中能够节省燃料,提高车速的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种微型汽车轮胎的发展趋势是扁平化,轮胎的接路面(也称胎冠部)与路面呈平行。公知的轮胎作用是通过与地面的滚动摩擦,带动汽车车身向前行驶。在行驶中承受汽车的总重量,与地面的附着力,滚动的阻力,转弯中的侧向力等。但是,微型汽车轮胎没有注意自身的自重轻、阻力大的个性,而是跟随汽车轮胎的总体发展方向,趋向扁平化,由此产生的以下缺点:
1、承重量与轮胎宽度失调:微型汽车自重是600-700kg,加上乘员4人,不足1000kg,相当一辆满载的人力车重量的两倍,而人力车是两轮,如果按每轮平均承受力,两者相等,可是微型汽车轮胎的宽度却是6-7(英寸)。人力车的宽度是有2.5(英寸),同样承重力,而微型汽车轮宽度却是人力车的3倍。
2、滚动阻力大,由于轮胎与路面接触面过大,使滚动摩擦力增大。如穿冰鞋滑冰就轻快,而穿平常鞋跑的就沉重。
3、消耗燃料多:驱动装置中的燃料有当然部分浪费在多余的滚动阻力上。
4、附着力差:轮胎接触路面面积大,对路面压强小,致使附着力减少。
5、侧向灵活性低:由于轮胎与路面接触面大,阻力也大、转弯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微型汽车轮胎宽度过大及因此产生的滚动阻力大,燃料消耗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形微型汽车轮胎,不仅可以减少无益摩擦力,提高有益摩擦力,节省燃料,而且还可以增加汽车的行驶速度、附着力、侧向时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变现行轮胎胎身距离的基础上从胎身上部向上将其宽度逐步缩小,直到冠部两侧、使冠部凸出、加厚,并成平面,宽度是胎身宽度的1/3以下。汽车行驶时只有凸出的冠部与路面接触,胎冠部与路面的接触面可以减少三分之二,车身对路面的压强增加了二倍,因此附着力也有所增加。胎冠与路面的摩擦力相对减少,也就是消除了无益摩擦力,摩擦力与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的关系很大,如同骑赛车轻快、骑山地车笨重,同时节省了无益摩擦力耗费的燃料,起到了省燃料的作用,同时行驶起来轻快,起到了提速作用。阻力就小,转向灵活。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少胎冠部的宽度,增加其厚度,使微型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减小,增加车重对路面的压强,提高了轮胎的附着力,也提高了有益滚动摩擦力,减少了无益摩擦力,使车轮转向灵活,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省油,提高车速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个构思、两个意向,以图1为主,图2为副)
图1是第一个意向
图2是第二个意向
图1、图2中的1.胎面的横剖面、2.侧视图、3.正视图、4.凸冠形轮胎在汽车上的应用示意。
图中1的1.胎冠、2.胎肩、3.胎身、4.胎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着地面积与现行两轮摩托车轮胎的着地面积差不多,可以起到减少滚动摩擦力的作用。
在图1、图2中的胎冠部(1)较现行轮胎厚、胎身相对薄、汽车运行时的重力集中到冠部,致使冠部的压强增大,本实用新型采用柔软橡胶制造,以克服因重力集中引起震动性。
如图1、图2示:轮胎冠部(1)厚、压强大,本实用新型增加胎身部(3)帘层,以防因压强大产生的胎肩下沉。
如图2胎面剖面(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意向实际是在现行轮胎的冠部增加一层大于现行轮胎厚度3倍左右的橡胶层,这个冠部是车重的受力单位,如充气不足就会使胎体下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内胎气门高度密封。
如图1、图2中轮胎侧视图(2)、正视图(3),本实用新型要求花纹横向,并增加密度,以提高牵引性。(本图所画花纹是示意图,不是样板)本实用新型只要求冠部花纹,冠两侧或肩部不要求有花纹或有象征性的浅纹。
如图1、图2所示:从胎剖面(1)看:图1与图2比较,图1肩冠部厚度大于胎身,抗变形力强,因此,图1优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质,图2是图1的衍生意向,供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吉平,未经孟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