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多用途电池包无效
| 申请号: | 02201668.6 | 申请日: | 200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多用途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移动式电能供应单元,特别是指一种移动式多用途电池包,可供使用者随身携带以供应电能至电器负载。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种可携式、移动式的电器设备应运而生,且成为目前现代工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PDA、可携式电脑、股票信息接收单元等,这些都是属于典型的移动式电器设备。
然而,在使用这些移动式电器设备时,最为困扰的事为工作电源的供应。目前用来供应这些可携式设备的电源主要是依赖随机式的电源,例如移动电话所随机挂附的锂或镍镉等电池组。但是,在各种不同的可携式电器设备中,其所使用的工作电源规格并不相同,故无法在万一某一种电器设备的电池电源没电时,由另一种规格的其它电器设备的电池来供应所需的工作电源。因此,使用者即必需替每一种可携式电器设备准备专用、独立的备用电池。如此,不仅在使用上极为麻烦,也增加了许多设备购置的费用。而且,万一备用的电池在长久未使用时,过了一段时间后会使得电池失去活化而不堪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电池包,以使使用者可以单一电池包即可供应多种可携式电器设备所需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的多用途电池包,其具有简便的可佩挂结构,以使使用者由该可佩挂结构而可很简便地随身携带,以供应不时所需。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一电池包壳体中容置有复数个可充电电池,一可佩挂结构结合于该电池包壳体,以利使用者挂附或携带。一充电电压输入端子,连接于一电路基板,以供应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电路基板也配置有一电压输出端子,用以供应至少一种输出电压值。该可佩挂结构为供使用者便于挂附或携带该电池包。
较好地,该电池包壳体上设有一电池电量测试开关,由按下该电池电量测试开关而可由电池电量指示灯的点亮灯数,而可测试出该电池包的剩余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其结构设计,将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包壳体
11:前壳体
11a~11e:开孔
12:后壳体
121:柱体
122:开槽
123:环扣
2:可充电电池
3:环扣
31:内环扣
32:凸伸环扣
4:背扣
41:轴柱
42:轴孔
43:弹性片
5:电路基板
51a:电源开启指示灯
51b~51e:电池电量指示灯
52:开关单元
52a:电池电量测试开关
53:充电电压输入端子
54:电压输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前壳体11与一后壳体12前后对合而形成一电池包壳体1,在该电池包壳体1内部空间容置有数个可充电电池2。
在该后壳体12的两对应内侧壁分别凸伸出有一柱体121,其以向着前壳体11方向延伸。一对开槽122,形成在该后壳体12与前壳体11交界处,且邻近在该柱体121的位置。
一对环扣3具有一内环扣31,恰可套附在该柱体121而定位,而该环扣3的外端形成一凸伸环扣32,恰通过该开槽122而凸伸出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外。当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前后对合后,可以将该两个环扣3稳固地定位在开槽122位置,并使该环扣3的凸伸环扣32凸伸出电池包壳体1外,此时可再以一绳体或松紧带(未示)的两端分别系于该环扣3的凸伸环扣32。如此,使用者可将由该绳体或松紧带而环绕在腰部或其它部份,以便于佩挂该电池包。
在后壳体12的其中一个角端外缘处,设有一环扣123,可供使用者以一环绳(未示)绕挂于该环扣123,以便于使用者以该环绳套附在适当部份或手持携行。
在该后壳体12的背面另结合有一背扣4,该背扣4以两对应的轴柱41结合于该后壳体12的轴孔42中(同时参阅图3所示),且该背扣4在面向该后壳体12的一面设有弹性片43。使用者可以由该背扣4而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以挂附的方式佩挂于腰际或皮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盲槽切削加工机构
- 下一篇:节电无噪声交流接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