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贴边机无效
申请号: | 02201614.7 | 申请日: | 200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柏荣 |
主分类号: | B27C9/00 | 分类号: | B27C9/00;B27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贴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改进型贴边机,尤指一种提高各运动部件精度、消除各运动部件的不良率,边材与板材的贴合部完全密合,适用于装潢现场作业,使用寿命长的改进型贴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动改进型贴边机,参见图1,其设计主要是让边材10经一高度定位轴11将其下压,使边材10进入贴合机构前不会上下跳动,再进入计数惰轮组,该计数惰轮组的计数滚轮12一端设一滑座13,由滑座13调整计数滚轮12与计数轮14的间距,以控制其间压合力的大小,边材10在移动中,由计数惰轮组计算其长度;其后另设一高度定位轴11以稳定边材10,使其不上下跳动,该高度定位轴11后边设有一进料惰轮组,该进料惰轮组中设有传动轮15,侧边装设一对应压合轮17,该压合轮17由一伸缩部件16控制其与传动轮15的间距,控制两者间摩擦的压合力带动边材10移入裁切机构;裁切机构的刀具18由伸缩部件19驱动刀具18将边材10切断;裁切机构之后设有布胶惰轮组的布胶轮20及贴合轮26,布胶轮20装置一对应压合轮24,压合轮24由弹簧22推压在布胶轮20上,以便带动边材10在移动中同时布胶;压合轮24上方设有螺杆23,由螺杆23调整压合轮24与布胶轮20的间距,控制其压合力带动边材10移动,并由另一高度定位轴11下压边材10,防止其弯曲,边材10沿贴合轮26的一侧通过后,与待贴合的板材粘贴为一体。
上述为习知一般改进型贴边机的贴合运动机构的工作过程,此机构虽能有效的完成板材的贴边加工,但改进型贴边机本身的机构及加工的成品常有以下的缺点及问题:
1、计数惰轮组的计数作用,须由滚轮及计数轮的压合边材摩擦移动才能计量长度,然而,此设计是以手调整压力的大小,不仅须经常调整,且压力不易控制,常造成机件磨损或压力太小不能计量长度。
2.进料惰轮组的旋臂与支点轴的连接,易因垂直度不佳而松动,影响压合轮与传动轮的压合作用。
3.布胶惰轮组因弹簧装置设计不佳,造成弹性不隐定,使边材布胶不均匀,无法与板材完全密合,且不易拆装。
4.贴合轮是固定设计,不易安装锁紧,高度难以调整,因板材厚度公差,在贴合加工中,容易造成板材在贴合轴侧移动不顺畅或卡滞。
5.边材长度为固定设计,贴合后,因板材周边公差等因素,常造成边材贴合部发生长度不足或过长。
6.置料面盘上置放的边材,常发生掉落现象,使边材卡滞、断裂。
7.一般机构由机台、机身组成,体积过大无法人工搬运,也无法装入小型车辆运输,必须由升降机及货车搬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将防止边材跳动的结构与计数惰轮组、进料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结合为一体,机台独立存在,可由小型车辆以人工搬运至施工现场,并对各机构部件针对习用的缺点加以改进,使改进型贴边机更趋完美,以提高加工成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边材贴合于板材后裁剪、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改进型贴边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使改进型贴边机的机台独立,便于人工搬运、现场施工,消除贴合部的修整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贴边机,包括置料板、计数惰轮组、进料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贴合轮及一导引座,其特征是:计数惰轮组、裁切机构、布胶惰轮组上各设有一高度定位块;而且计数惰轮组上设有连接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进料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旋臂,旋臂与支点轴为一体;布胶惰轮组上设有连接压合轮与支点轴的连杆;连杆上固设一连接轴,该连接轴上端贯穿一抵触于布胶座的微调杆;贴合轮设有自动调控高度的浮动机构;一导引座引导边材至贴合轮处粘贴。其中:
上述计数惰轮组由一计数轮、一计数滚轮、一支点轴所组成,计数滚轮与支点轴由一连杆连接,连杆上设一支座以一锁固螺丝锁接一高度定位块,连杆上装置一弹性体,弹性体一端固设于机台上。
上述进料惰轮组由一传动轮、一压合轮、一旋臂及一支点轴所组成,该传动轮受一伸缩元件驱动。
上述裁切机构,于刀座上以一锁固螺丝旋固一高度定位块。
上述布胶惰轮组由一布胶座、一布胶轴、一压合轮、一支点轴、一压力座所组成,该压合轮与支点轴由一连杆连接,连杆上由一锁固螺丝锁固一高度定位块,高度定位块底部设有导引片及护片,连杆另设有一连接轴,轴上方装设一微调杆抵触布胶座,下方与压力座间装置一弹性体。
上述布胶惰轮的中心轴底部,在传动齿盘下方装置一轴承,该中心轴与下法兰接合端设有啮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柏荣,未经林柏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