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冷加热炉用复合滑轨无效
申请号: | 02200891.8 | 申请日: | 200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细阳;程亮;张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2 | 分类号: | F27D3/02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史桂芬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加热炉 复合 滑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水冷复合滑轨,特别适用于炉底强度在400-550公斤/平方米·小时的高产型无水冷加热炉的中温区。
背景技术
无水冷加热炉是以基墙上铺设耐热钢滑轨和耐火材料滑轨代替水冷管上焊接金属滑块的一种炉型。它需要全炉滑轨使用寿命的良好匹配来确保实现无水冷加热炉的使用性能及期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国内外无水冷加热炉炉内滑轨的分布均采用二段式布置结构,即:低温段采用耐热钢滑轨,高温段采用耐磨耐火材料滑轨,由于受使用温度的限制,对于炉温耐热钢滑轨在900℃以下,耐火材料滑轨在1300℃以上,这两种滑轨在各自的使用温度范围内使用效果比较理想,但在900-1300℃温度区域,这两种滑轨均不太适应,一是金属轨易出现变形、急速膨胀现象,二是耐火材料滑轨不耐磨,2-3个月即磨下去100-150mm,形成较大的凹槽,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加热炉出钢而被迫停炉,另外,由于加热炉炉内温度分布随生产负荷的变化波动很大,所以很难确定耐热钢滑轨和耐火材料滑轨的分界点,目前,无水冷加热炉在这一温度区均采用耐火材料滑轨,由于其使用寿命不能与高、低温区滑轨相匹配,所以直接导致无水冷炉使用寿命短(一般在6-10个月)、炉底强度低(300-400公斤/平方米·小时),难以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耐火材料保护外套包裹金属内芯的形式,综合利用耐热钢和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将它们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各自的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对无水冷炉中温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实现全炉滑轨使用寿命相匹配,从而实现加热炉无水冷改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无水冷复合滑轨包括金属内芯、固定支柱、滑动支柱、错位接头和耐火材料保护外套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内芯置于耐火材料保护外套的凹槽中间,通过固定支柱和滑动支柱与耐火材料保护外套联接,两金属内芯之间通过错位接头搭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安装、更换要求低,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复合轨的俯视图。
图2是复合轨的A-A剖面图。
如图1、图2所示,复合轨由金属内芯1、固定支柱2、滑动支柱3、错位接头4和耐火材料保护外套5等组成。耐火材料保护外套5中间有凹槽,两端设有半环状缺口,两耐火材料保护外套5对接形成一个柱状孔,金属内芯1置于耐火材料保护外套5凹槽中,其尾部固定支柱2插入柱状孔中,使钢坯在金属内芯1上滑动时,金属内芯1与耐火材料保护外套5保持稳定,金属内芯1的前部依靠滑动支柱3承托,滑动支柱3与金属内芯1为活联接,金属内芯1可在滑动支柱3上自由伸缩,金属内芯1的前后各设有一错位接头4,两金属内芯1通过错位接头4搭接而形成一连续滑道,钢坯就在滑道上完成运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0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