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限位式油管捞油抽子无效
| 申请号: | 02200516.1 | 申请日: | 200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储明来;丁建林;姜建胜;李坦;刘先刚;邱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油田扬州开发区科贸技术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油管 捞油抽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作业工具,具体地说,是适用于油井试油和低产井捞油的限位式油管捞油抽子。
背景技术
在油田试油抽汲作业和低产油管井内捞油采用的抽子均为水力压差式或机械压缩式以及这两种形式的综合,水力压缩使定量抽子在中国专利号为90216102.4中有所披露。主要由上接头、凡尔、密封胶筒、中心管、下接头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下行程:在钢丝绳、加重杆和捞油抽子本身重力作用下,抽子下行进入液面后,凡尔球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沉没压力)的作用下被打开,液体经过凡尔进入中心管孔道沿上出口进入抽子以上油管;上行程:抽汲车带动钢丝绳上提抽子上行,凡尔球受上部液柱压力而关闭,液柱压力通过中心管上的四个长孔传到胶筒内壁上涨开胶筒,加上液柱重量压缩胶筒,使胶筒外径增大,因而,胶筒与油管内壁密封,当抽子上提到井口时,抽子以上液体被采出。
该抽子在作业中存在如下问题:
胶筒胀开外径大小与抽子沉没度(抽子以上液柱高度)有关,沉没度深,液柱形成的重力则大,胀开外径也大,但由于胶筒受油管内径的限制,造成胶筒与油管内壁正压力大,摩擦力也大,会加快胶筒的磨损或造成胶片的撕裂、掉块等现象,影响正常的施工作业。
抽子在工作过程中,钢丝绳会产生一定的扭矩,在捞油抽子拉出井口的瞬间,扭矩突然释放,有时会造成钢丝绳打扭伤人事故,同时,钢丝绳反复扭曲,造成钢丝绳疲劳损坏,降低钢丝绳的适用寿命。
由于油、套管内径尺寸限制,钢丝绳与油管捞油抽子的连接采用灌铅接头,而钢丝绳与套管捞油抽子采用绳卡结构连接,对于同一辆捞油车在需要更换钢丝绳连接头形式时费工、费料,不便于油管与套管捞油的交叉作业。
换取胶筒较麻烦,需卸开快速接头、下接头及上、下压帽,要借助管钳、扳手等工具在地面完成,现场操作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抽子、胶筒结构的改变,同时设计钢丝绳释放扭矩结构,开发油管和套管互换的钢丝绳通用快速接头,换取胶筒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的限位式油管捞油抽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钢丝绳1、钢丝绳快速接头总成2、加重杆3、加重杆接头4、钢丝绳扭矩释放部件5、中心管6、限位套7、上压盖8、胶筒9、中承压座10、下支座11、凡尔球12、过滤下接头13、打捞矛14,钢丝绳快速接头总成2上有钢丝绳1,钢丝绳快速接头总成2下部有加重杆3,加重杆接头4与加重杆3连接,加重杆接头4下部有钢丝绳扭矩释放部件6,中心管6上分别有限位套7、上压盖8、胶筒9、中承压座10、下支座11,过滤下接头13内有凡尔球12,该装置的底端有打捞矛14。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钢丝绳快速接头总成2由钢丝绳绳帽a、锥形锲块b、弹簧c、绳接头堵帽d组成,锥形锲块b上不有钢丝绳绳帽a,绳接头堵帽d上有弹簧c。
钢丝绳扭矩释放部件5包括有转子e、定子f、轴承g,定子f上部有转子e,定子f内有轴承g。
轴承g可以采用单列推力球轴承
限位套7与中心管6采用六角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保证其密封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抽子的结构,限制胶筒的膨胀,抽子上提过程中,由于液柱压力,对胶筒产生机械压缩而膨胀,胶筒膨胀到控制所需的尺寸,即采用以下机械式限位方式:中承压座10抵压到下支座11,上压盖8抵压到中承压座10,使胶筒9不再受压缩而膨胀,既保证胶筒与油管内壁较好的密封,又控制胶筒与油管内壁有合适的正压力,从而减少胶筒受较大的摩擦力而撕裂,减少了胶筒的磨损。
改变胶筒的结构,将胶筒由原来的又厚又短设计成长而薄的胶筒,使其膨胀性变好,同时,胶筒橡胶增加径向短纤维,提高橡胶了橡胶耐磨性能,提高了胶筒的使用寿命。
设计了油管抽子和套管抽子通用的钢丝绳快速接头,不需要灌铅,现场使用时,只要将钢丝绳六股分开,锲入锥形锲块并拉紧,然后拧紧绳接头堵帽,即可使用,经测试,破断载荷能达到钢丝绳的极限载荷。
设计了钢丝绳扭矩释放部件,定子和抽子相连,转子和钢丝绳的接头相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油管捞油抽子采用钢丝绳扭矩释放部件,在抽汲过程中能够随时释放钢丝绳产生的扭矩,从而大大提高钢丝绳的寿命,减少井下事故。
更换胶筒9时,只需将中心管快速接头转动90°,就可益处中心管6,然后取出限位套7,即可更换胶筒9,无需借助管钳、扳手等其它任何工具,减少更换胶筒所用的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油田扬州开发区科贸技术开发公司,未经江苏油田扬州开发区科贸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0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