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燃烧法合成羟基磷灰石微粉有效
申请号: | 02138721.4 | 申请日: | 200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宇;韩颖超;李世普;戴红莲;阎玉华;陈晓明;曹献英;张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亚仙,王玉华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合成 羟基 磷灰石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羟基磷灰石微粉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羟基磷灰石微粉的方法主要有水热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水热反应法一般是在100~350℃温度下和高气压环境下使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与水化合,通过对加速渗析反应和物理过程的控制,得到改进的无机物,再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高纯、超细的各类微颗粒;溶胶-凝胶法是以液体的化学试剂配制成金属无机盐或金属醇盐前驱体,前驱物溶于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质与溶剂产生水解或醇解反应,反应生成物经聚集后,一般生成1nm左右的粒子并形成溶胶。经过长时间放置或干燥处理溶胶会转化为凝胶;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制备超微颗粒的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此沉淀物进行干燥或煅烧,从而制得相应的超微颗粒。但是水热反应法和沉淀法不能精确控制Ca/P比,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需经高温处理,粉体可能发生团聚。
[专利文献]
1.国别:中国分类号:C01B25/32申请日:2000.11.10公开日:2001.08.15申请号:00127421.X
2.国别:中国分类号:C22C27/02;C22C14/00申请日:1993.01.20公开日:1994.08.03申请号:93100234.6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燃烧法合成羟基磷灰石微粉。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首先,按照Ca/P摩尔比为1.67称取计算量的Ca(NO3)2·4H2O、(NH4)2HPO4和与Ca离子等摩尔量的柠檬酸,然后用蒸馏水溶解、混合,调节其pH值在3左右,80℃加热蒸发,6-8小时后生成凝胶;待凝胶中的水分基本蒸干后,将其移至200℃恒温的电炉中,燃烧生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经750℃煅烧保温得到羟基磷灰石微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精确控制Ca/P比及较低温度下合成羟基磷灰石微粉,并且合成的微粉纯度高、平均粒径小。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是750℃煅烧保温1小时后得到羟基磷灰石微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3是750℃煅烧保温1小时后得到羟基磷灰石微粉的透射电镜照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分别称取Ca(NO3)2·4H2O19.706g(0.0835mol)、(NH4)2HPO46.603g(0.05mol)和柠檬酸17.547g(0.0835mol),分别用蒸馏水25ml、30ml和50ml溶解;将三种溶液混合,用硝酸调节其pH值在3左右,80℃边搅拌边加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随着溶剂的蒸发,溶液粘度的增加,C6H6O7Ca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凝胶。
待形成凝胶后,移至200℃恒温的电炉中,干凝胶立即燃烧,燃烧过程中伴有大量气体和热量放出,体积膨胀,得到前驱体粉末。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前驱体粉末在750℃下煅烧保温1小时,发生了下列化学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8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利用废弃资源联产超细氧化铁和中微量元素复合肥
- 下一篇:抗滑式建筑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