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与收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34233.4 | 申请日: | 200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孝华;沈伟;黎艳;张湛梅;黄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14/02;H04B1/03;H04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脉冲 间隔 调制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方法 收发 装置 | ||
1、一种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发送端对数据源进行编码、信号调制与发送,接收端对信号的接收与数据解码;发送方法包括:1)首先将数据源转换成Log2N即N-DPIM幀数据符号,N为两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内所含的最大基本时隙(slot)数;2)按照已转换的N-DPIM幀数据符号产生DPIM信号;3)按照已产生的DPIM信号,由DPIM脉冲触发并产生载波信号序列,经电力线信号藕合电路藕合到电力线或其它有线通信介质传输;接收方法为:由载波监测器对DPIM载波信号的线性扫频Chirp信号进行相关滤波检测,如果接收到与线性扫频Chirp相关检测滤波器模式相匹配的线性扫频Chirp信号序列,则由载波监测器产生一个DPIM脉冲,进而由单片机进行判决,检测DPIM数据块的前导码和数据码,在接收完一个数据块后,通过估计DPIM脉冲的间隔位置获得DPIM系统数据解码。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电力线载波通信收发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电力线载波信号藕合电路,功率放大、载波信号发送电路,载波信号接收滤波电路,载波信号相关检测电路和单片机控制器电路相互连接而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脉冲间隔调制电力线载波通信收发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具体电路连接为:电力线信号藕合电路由一个电阻电容R12、C22并联后与一藕合变压器T1的初级串联而成;由三态运算放大集成电路IC3和交流信号藕合电路(C10,RI1)构成功率放大、载波信号发送电路,IC3的输出端第3、6脚经交流信号藕合电路C10、RI1与变压器T1的次级连接,R100跨接IC3的第6和11脚,IC3的第9脚连接Q10的集电极,第11脚经R12和C11串接后与IC2的第14脚相连;由NPN三极管放大电路(Q2,R9,R15,D1,Q4,R10)的输入端连接π型低通滤波器(L3,C17,C18),再经高通滤波器(C15,L4)、浪涌吸收电路(D4,D5)、电平嵌位电路(D2,D3)与变压器T1的次级连接,输出端连接IC2的第11脚,组成载波信号接收滤波电路;集成电路IC2和R103、R104构成载波监测器,R103连接IC2的第6、19脚,集成电路IC2的第6脚经R104接电源,IC2的第11脚经R102接Q10的基极,第17脚与Q2的集电极相连;单片机集成电路IC1的第6脚与IC2的第7脚相连,第7脚与IC2的第8脚相连,第8脚与IC2的第12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42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用植物蜡烛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炸薯块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