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增强结构的电热熔管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33509.5 | 申请日: | 2002-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蒯一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蒯一希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63/34;F16L47/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家蔚 |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结构 电热 熔管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对塑料管道进行连接时使用的带增强结构的电热熔管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以聚乙烯、聚丙烯等为基材的塑料管道日益广泛的使用,与之配合用于这类管道或管材相互连接的电热熔管道连接件也不断得到发展。此类电热熔管道连接件的基本结构是在其内壁表面带有与接线柱保持电连接并可与外电源连同的电热丝等热熔结构,根据需要还可以在设置有适当形式的如检查孔等辅助结构。为解决单一塑料材质的这类电热熔管件的抗冲击和耐压强度偏低的问题,提高其抗压和抗拉伸强度,在其壁层中加入如有机纤维丝层或网层增强结构,特别是加入如金属丝、网带或金属板等金属形式增强骨架的复合式塑料电热熔管道连接件也已越来越多的被使用。目前的这类在壁层中设置有金属骨架的塑料电热熔管道连接件的制造多采用一次注塑成型而成的。如95223872中国专利文献中所报导的带有金属骨架的电热熔管道连接件的制造方法,就是先将带有很多固定钉的金属骨架放进注塑模具的型腔,合膜后固定钉顶在模具型腔上而把金属骨架固定在型腔内形成管件壁厚空间的中部,然后经一次性注塑和保压冷却,即得到使金属骨架位于管件的壁厚中间形式的管件成品。实践中发现,此种制造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注塑是一次性完成的,在注塑过程中,原已在型腔中放置好位置的骨架很容易受高压高速流动的熔融流体的冲击而产生位移或使其变形,甚至使部分骨架外露,造成废品。同时,由于金属骨架的固定钉是直接接触型膜腔的,因此形成管件后,固定钉外露在管件外表面,也影响管件的质量和外观。此外,目前采用一次注塑方法时,所采用的增强体只能是带孔的整体式金属骨架,不能采用无孔金属板以及如钢丝、玻璃纤维丝、玻璃纤维布、金属带等多种形式的增强带材和线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一次注塑而采用二次注塑方式制造带增强结构的电热熔管件的制造方法,可以满意地解决上述一次注塑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而且可以扩大应用范围,能适用于采用多种板材、带材、线材等形式的增强骨架的电热熔管件的制造。
本发明带增强结构的电热熔管件的制造方法是分二次注塑完成。首先,用模具经第一次注塑得到内径等于成品内径且在内壁面敷设有与接线柱保持电连接的电热丝,但外径和长度均分别小于成品的外径和长度的管件半成品结构,并在其外壁面设置有增强结构层;必要时在该管件半成品注塑结构上还可以根据需要预留两个或多个直径较大的检查孔等预留结构。然后,再用模具经第二次注塑在管件半成品结构外形成封包于半成品结构的外周壁及两侧端面并与其融为整体并具有符合成品要求的外径和长度的外注塑层结构,增强结构层封埋于管件半成品结构与外注塑层结构间。
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先由第一次注塑得到所说的管件半成品结构,目的是使设置于管件壁厚中间部位的增强结构骨架层能有一个稳固和坚实的支撑结构基础,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受高压高速流动的熔融流体冲击的影响而发生的位移或变形。然后在设置了该增强结构骨架层的半成品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次注塑操作,形成外注塑层结构,将增强结构骨架层和半成品结构封包住并形成整体形式的电热熔管件结构。
在上述方法中,对位于半成品结构与外注塑层结构之间的该增强结构骨架层的设置方式,可以作为实施例的参考方式之一是,先由第一次注塑得到所说的管件半成品结构,然后在其外壁面的所需部位设置所说的增强结构层,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注塑操作形成外注塑层结构。此种方式特别适合于采用以缠绕方式敷设于管件半成品结构外壁面的丝或网带式等形式的结构层,如目前常用的钢丝、有机材料丝、网带等缠绕形式的增强结构层。可以作为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参考方式,是将所说的增强结构层以支撑结构定位于模具型腔中与管件半成品结构的外径相适应的部位处,使该增强结构层在第一次注塑得到管件半成品结构时在该管件半成品结构的外壁表面处同时直接形成,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注塑形成所说的外注塑层结构。此种方式特别适合于增强结构层为整体形式的筒状结构层,如目前常见的带孔或不带孔的钢板筒状结构层等。
在采用上述方法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两次注塑所形成的结构层间相互融合的整体性,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第二次注塑操作时,采用先对管件半成品结构先预热的条件下再进行第二次注塑,是会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的。
在上述的方法中,为防止注塑时管件出口处塑料收缩和有利于芯模的脱出,在对管件半成品结构进行的第一次注塑时所用模具中的芯模,除可以采用为圆柱形芯模外,最好是采用沿管件轴线具有两端渐收锥度形式的芯模。例如,试验表明,一般可以使所说的该具有逐渐内收锥度的模具的锥度半锥角为1°~3°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蒯一希,未经蒯一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3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痔瘘洗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