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掺量粉煤灰烧结建筑用砖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29387.2 | 申请日: | 200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韦保行;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保行;李国平 |
| 主分类号: | C04B18/08 | 分类号: | C04B18/08;C04B33/00;C04B33/13;C04B33/3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曲家彬 |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掺量 粉煤 烧结 建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砖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建筑用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护环境,保护耕地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利用粘土烧制的建筑用砖正在被禁止使用,开发其他材料制备建筑用砖成为当务之急。申请号为00117486.X、公开号为CN1287105A,及申请号为0011004715、公开号为CN1260336A的专利申请文件,分别公开了两种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建筑用砖的生产方法。但是在这两个专利申请中,尽管粉煤灰的利用比例分别达到了70-90%和78-82%,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然需添加18-22%和30-10%的泥土。因此在使用该专利方法生产建筑用砖时,对土地尤其是耕地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占用和破坏,并不符合国家的基本国策。
申请号为981144055、公开号为CN1252393A的专利申请文件则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粉煤灰自然烧结砖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的烧制的建筑用砖是以60-90%的粉煤灰、5-20%的煤矸石或炼铁炉渣及5-20%的钠基膨润土为原料生产。但所公开的生产方法却存在着粉煤灰配比较少的缺陷;在生产工序中,由于需要不少于20小时的困料过程及混合料尚需进行二次轮碾压合搅拌工艺,因此存在着生产周期长和工序较复杂的缺陷。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粉煤灰含量高、组分相对简单的高掺量粉煤灰烧结建筑用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建筑用砖的生产工艺。
实现本发明提出的高掺量粉煤灰,烧结建筑用砖的组成及其含量(重量份):
粉煤灰85-95 钠基膨润土5-15
改性添加剂3-10 水18-22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其优先配比为:
粉煤灰90-95 钠基膨润土4-10
改性添加剂5-8 水19-21
所述的改性添加剂由硫化镁、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铁组成。
制备上述所述组份的建筑用砖的工序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配料
按比例称取所需的粉煤灰、钠基膨润土和添加剂;
第二步:搅拌混合
即将配好的原料输送搅拌机中混合搅拌;
第三步:压碾粉碎
将搅拌好的混合料再利用轮碾压碾;
第四步:二次搅拌
即按比例添加水,将配料再次搅拌;
第五步:成型
即用制砖机制成砖坯;
第六步:干燥
将成型的砖坯置于干燥车,送入干燥洞中,并吹风干燥;
第七步:入窑烧制
将干燥的砖坯送入轮窑中,烧制后并出窑。
另外,所述的干燥工序为将砖坯缓缓从干燥洞中穿过,且为逆风干燥;所述干燥的时间为8-14个小时;所述的干燥的风源为轮窑释放的余热,经管道鼓入干燥洞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掺量粉煤灰烧结建筑用砖及其制备工艺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制备该砖的组份中粉煤灰的含量在90%以上,故具有粉煤灰利用率高的特点,并且采用工艺所制备出的建筑用砖经检测,各项指标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且其中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1.7且无泛霜,大大高于抗压强度为10、无严重泛霜的国家标准;其二,由于在制砖工序中省去了“困料”和“二次轮碾压合搅拌”的工序,故在生产周期上至少缩短了20个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三,由于该干燥工序采用的是抽取轮窑中的余热,在干燥洞中砖坯和热风做相对运动,故不仅提高了砖坯的干燥速度,而且对轮窑中的余热进行了二次利用,比直接向大气中排放既减少了微小颗粒的污染、又节约了能源。
图例说明:
图1:为高掺量粉煤灰烧结建筑用砖的制备工艺过程;
图2:为利用轮窑中余热烘干砖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保行;李国平,未经韦保行;李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9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