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保持方法、平面保持部件、平面保持装置、光盘制造方法及光盘制造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2128242.0 | 申请日: | 200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蛯泽胜英;常松则夫;松本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5H29/24 | 分类号: | B65H29/24;B65H9/08;G11B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保持 方法 部件 装置 光盘 制造 | ||
1.一种平面保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将薄板状物体保持为平面状的方法,该保持部件的表面是平面型、并在其上开设了从该表面贯通到内侧面的贯通孔,在该保持部件的表面上载置上述薄板状物体的状态下,从上述保持部件的内侧面进行抽吸气,通过产生从该保持部件表面侧流向内侧面的气流,将上述薄板状物体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薄板状物体是光盘底板,至少在光盘底板的内周缘部和外周缘部的两处产生上述气流。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在3.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第1地点将上述薄板状物体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在使该保持部件在移动路径上移动后,在第2地点将上述薄板状物体从上述保持部件上取下。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在上述的第2地点上上述薄板状物体已经被取下来的保持部件,在上述的第1地点又将其它的薄板状物体载置上,而反复使用该保持部件。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路径上同时配置多个保持上述薄板状物体的保持部件。
7.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的内侧面上设置了和该保持部件成一体的电动风扇,同时,在上述移动路径上设置用于给上述风扇提供电力的接触电极,通过使上述风扇转动产生上述气流。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路径上间歇地向上述风扇提供直流电压。
9.如权利要求8中所的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移动路径上的上述保持部件的移动间歇地进行,在上述保持部件停止时,给上述风扇提供直流电源。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路径上间歇移动时的上述保持部件的加速度及减速时的加速度都为500cm/sec2以下。
11.一种光盘制造方法,它是将两张光盘底板用紫外线硬化性组成物组成的粘合剂贴合在一起制成1张光盘的光盘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相对于一个的光盘底板,在贴合面的一部分上涂敷上述紫外线硬化性组成物的工序;
对于已经涂敷上述紫外线硬化性组成物进行紫外线照射的工序;
将夹有照射了紫外线的上述紫外线硬化性组成物的上述一个光盘底板和另一个光盘底板进行贴合的工序;
将介于两个光盘底板之间的上述紫外线硬化性组成物进行延展的工序;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平面保持方法中,作为上述薄板状物体,适用中间夹有上述紫外线硬化性组成物重合在一起的上述2张光盘底板,并具有把该2张光盘底板保持为平面状的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光盘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光盘是DVD。
13.一种平面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表面是平面状,具有从该表面贯通到内侧面的贯通孔的保持部件、和设在上述保持部件内侧面的抽吸气装置,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表面上载置薄板状物体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抽吸气装置进行抽吸气,将上述薄板状物体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表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平面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薄板状物体是光盘底板,上述保持部件其表面上开设直径比上述光盘底板的中心孔的直径大的第1贯通孔,同时,在上述保持部件上将上述光盘底板与上述中第1贯通孔的中心同心地载置上时,至少具备以下其中的一种形状:上述光盘底板的外周缘至少一个部分位于上述保持部件端部的外方、或者是在和该光盘底板的外圆周部重合的位置上开设贯通孔。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平面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1贯通孔的直径比15mm大,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在和上述的第1贯通孔同心具有直径为80mm的圆周上开设了第2贯通孔,并且至少具备下面两种形状中一种上述保持部件端部处于和上述的第1贯通孔同心直径为120mm的圆的内侧,或者是在上述直径为120mm的圆周上开设第3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82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