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甲基吡咯金属络合物、使用该络合物的发光元件材料以及发光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02124569.X | 申请日: | 200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村濑清一郎;富永刚;小滨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7F3/00;C07F1/08;C07F15/00;H05B33/14;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雯,郭广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吡咯 金属 络合物 使用 发光 元件 材料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荧光染料的亚甲基吡咯金属络合物以及使用该络合物的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介于两极之间的有机荧光体内再结合时发光的有机层压薄膜发光元件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这种元件的特征在于薄型、低驱动电压下的高亮度发光、通过选择荧光材料可引起多色发光,因此越来越受到注目。
自コダツク公司的C.W.Tang等发现有机层压薄膜元件高亮度发光以来(Appl.Phys.Lett.51(12)21,p.913,1987),多数研究机构正在进行该研究。コダック公司的研究小组提出的有机层压薄膜发光元件的代表性构成是在ITO玻璃基片上依次设置空穴输送性二胺化合物、作为发光层的8-羟基喹啉铝、然后作为阴极的Mg:Ag,并在10V左右的驱动电压下有可能产生1000cd/m2的绿色发光。现在的有机层压薄膜发光元件还有除了上述元件构成元素之外设置电子输送层等的对构成进行改变的元件。
多色发光中绿色发光材料的研究最有进展,而现在正期待着红色发光材料和蓝色发光材料中,耐久性优良、具有充分的亮度和色纯度特性的发光材料,并以提高特性为目的正进行着悉心研究。
作为红色发光材料,例如二(二异丙基苯基)二萘嵌苯等二萘嵌苯类、perinone类、卟啉类、Eu络合物(Chem.Lett.,1267(1991))等。
此外,作为获得红色发光的手法,也正在研究在主材料中混入微量的红色荧光材料作为掺杂剂的方法。作为主材料,例如以三(8-喹啉醇化合物)铝络合物为代表的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络合物、二(10-苯并喹啉醇化合物)铍络合物、二芳基丁二烯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苯并噁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等,其中,通过含有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金属酞菁(MgPc、AlPcCl等)化合物、squarilium化合物、紫蒽酮化合物作为掺杂剂,可获得红色发光。
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发光材料(主材料、掺杂剂材料)中,多数发光效率低消耗电力高,且耐久性低,元件寿命短。并且,多数发光材料在溶液状态下即使具有强的荧光强度,在薄膜状态下由于浓度消光和形成激态复合物或激发物,荧光强度也著减少,应用于发光元件时不能获得高亮度的发光。特别是对于红色发光材料(主材料和掺杂剂材料),色纯度和亮度兼顾的材料非常少是一个大的问题。
此外,作为使用二酮吡咯并[3,4-c]吡咯衍生物和荧光峰波长为580nm以上720nm以下的有机荧光物质获得红色发光的例子,有特开2000-208270号公报,但是没有获得高亮度的发光。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并提供可得到发光效率高、色纯度优良的发光元件的新型亚甲基吡咯金属络合物,以及使用该络合物的发光元件。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下面,针对通式(1)所示的本发明的亚甲基吡咯金属络合物进行详细说明。
这里,R1、R2和L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选自氢、烷基、环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烷氧基、烷硫基、芳醚基、芳硫醚基、芳基、杂环基、卤素、卤代烷、卤代烯、卤代炔、氰基、醛基、羰基、羧基、酯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硅烷基、硅氧烷基、在相邻取代基之间形成的稠环和脂肪族环。M表示m价的金属,选自硼、铍、镁、铬、铁、镍、铜、锌、铂中的至少一种。Ar1~Ar5表示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4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