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糖酸稀土配合物鱼饵料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02123909.6 | 申请日: | 200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牛春吉;唐豫顺;杨魁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糖 稀土 配合 鱼饵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饵料添加剂类,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葡萄糖酸稀土配合物鱼饵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达的养渔业将为我国人民提供日益增加的动物蛋白,必将改善我国人民膳食结构,增进人民健康水平。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发展养鱼业的关键是高效鱼饵料,但目前我国饲料业仍很落后。专利文献已报道一些饵料添加剂研究成果。例如,鱼虾饲料的防腐抗氧化剂(申请号90100533);以复合氨基酸作饵料添加剂(申请号89105175和91104189);以腐植酸与锌、锰、铜、铁的配合物作饵料添加剂(申请号95110754)。然而,稀土鱼饵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外尚未开展稀土作为饵料添加剂的研究。我国学者曾初步观察到养鱼池中加入稀土化合物可防止鱼病。使用稀土化合物进行了小型养鱼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添加剂可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使鱼的成活率和产量提高。综观这方面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关稀土鱼饵料添加剂报道甚少。(2)仅为一般试验观察,尚未形成有特点的专利成果。(3)目前用作饵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稀土无机盐类简单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葡萄糖酸稀土配合物鱼饵料添加剂,能促使鱼抗病能力增强、成活率提高、增重快,并且饵料系数降低。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非常简单,极易掌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利用稀土元素的促生长作用,稀土元素是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的一组元素。尤其是近些年来,稀土的生物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揭示了稀土具有特殊的生物效应。已发现稀土对植物、动物具有明显促生长作用。例如施用稀土微肥可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增产10%左右,同时农产品的质量亦得到明显改善。以稀土作为鱼饵料添加剂,可发挥稀土促生长作用,促进鱼类的生长,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次,本发明巧妙利用稀土配合物以提高鱼饵料添加剂的生物可利用性。金属无机盐在鱼体内易水解、毒性大及其不稳定性导致无机盐添加剂的生物可利用性低。金属配合物在鱼体内抗水解,易被鱼吸收利用,形成配合物也可明显降低金属的毒性。此外,金属配合物化学性质稳定,抗氧化、抗潮解而易保存。上述特点可使稀土配合物鱼饵料添加剂的鱼体可利用性大为提高。再次,用生物分子(生物配体)作为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稀土离子的载体,可使该鱼饵料添加剂直接被鱼体吸收、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代谢过程并节省了鱼的体能。
本发明提出的葡萄糖酸稀土配合物鱼饵料添加剂的化学式为:
Ln(C6H11O7)3
式中Ln=La、Ce、Pr、Nd、Sm;
所用原料:
Ln2(CO3)3(纯度99%),Ln=La、Ce、Pr、Nd、Sm葡萄糖酸(化学纯)。
本发明提出的鱼饵料添加剂具有突出的促进鱼类生长的作用。使用本发明的鱼饵料添加剂促使鱼抗病能力增强、成活率提高、增重快,并且饵料系数降低。从而增产可达10~12%,经济效益提高12~13%。其主要特点如下:(1)具有明显的促进鱼生长的作用,可使鱼抗病能力增强、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2)该鱼饵料添加剂的生物可利用性高。(3)易为鱼体所吸收,并且节省鱼体能消耗。(4)化学性质稳定,容易保存、运输和使用。(5)成本低,效益高。
本发明提供的葡萄糖酸稀土配合物鱼饵料添加剂是用稀土碳酸盐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制备。制备化学反应是:
式中Ln=La、Ce、Pr、Nd、Sm;
L=HOCH2-CH(OH)-CH(OH)-CH(OH)-CH(OH)-COO-,(C6H11O7)。该制备反应无副反应发生,故反应产物简单。反应产物中除目标产物葡萄糖酸稀土配合物外,仅有H2O和CO2。CO2逸出,无疑确保了目标产物的纯度。同时CO2气泡的放出也可作为反应进行的“指示剂”,这就便于监控该制备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3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