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喷射织机中的纱线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2123357.8 | 申请日: | 200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G·佩德里尼;R·马戈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34 | 分类号: | D03D4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喷射 织机 中的 纱线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解绕的纱线线圈稳定的装置,该纱线线圈形成在纬纱供应器的圆筒上的纬纱储备,而该纬纱供应器用于流体喷射织机、诸如喷气织机或喷水织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纬纱供应器能够储存纱线储备,该纱线储备以线圈形式卷绕在一固定圆筒上,并通过解绕许多线圈提供给织机,以便匹配每次引纬时织机所需要的纱线长度L,该长度L等于被纺织的织物的宽度。
在流体喷射织机的特定情况下,纬纱供应器还具有预先测量长度L的任务,而该任务通常通过光电传感器计算已被解绕的纱线的圈数完成的;即:
L=nπD
其中,n是已被解绕的圈数,而D是供应器中的固定圆筒的直径。
纱线的解绕是由一电控制动器控制的,该制动器包括一可移动的掣子,当通电时,该掣子与圆筒啮合,以便在已达到第N圈时制止纱线的运转。
安装在目前的纬纱供应器上的制动装置的工作时间是非常短暂的,通常在10至20毫秒内,由于现代流体喷射织机的高的工作速度,它能够在每分钟插入约1500米的纬纱。这种情况使在制动掣子下游的纱线的机械拉伸产生一个峰值,这个拉伸峰值必须稳定,以便防止纱线断开。在制动掣子的上游,它使卷绕在圆筒的终端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线圈产生松弛,这是因为使运转的纱线快速制动产生的惯性拖曳作用的缘故。
目前,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这种现象和使纱线的解绕和制动稳定,使用若干种类的稳定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纬纱的调制制动,例如在前的欧洲专利申请第99112784.6号所述的。这种安装在纬纱供应器和织机之间的装置在最后的线圈解绕时便开始工作,以便使纱线的运转变慢,同时维持它的张力,以便驱动制动掣子时削弱纱线的减速峰值。
虽然这种已知的稳定装置能令人满意的工作以控制在制动掣子下游的纱线上的机械拉伸,但它不能有效地防止在制动掣子上游的线圈的松弛。此外,这种能力取决于被加工的纱线的性能。特别是当纱线具有光滑表面和/或具有很差弹性时,上述已知的调制制动装置不能防止在制动掣子上游的供应器圆筒的终端部分上卷绕的一个或多个线圈的松弛,大概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力制动纱线和控制它的机械拉伸。
这种情况是阻碍有规律地提供纬纱的一个严重的缺陷,因为在释放下一个纬纱长度时,当纬纱被制动掣子释放以恢复其运转时,同时有两个或多个线圈、而不是单个线圈从圆筒上解绕,由此使纬纱长度L被相应地增加一个系数n+x(而不是n),由于检测插入的光学传感器产生的、所谓的“长纬纱”信号而使织机停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消除上述缺陷,而通过一种使解绕的纬纱稳定的、具有附后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特征的装置可实现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清楚的这个和其它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一种气流装置使纬纱经受一种沿着在供应器和织机之间的路径上的该纬纱的相同方向的流体流、诸如气流。与纱线的尺寸和表面性能及安装在同一路径上的调制制动装置的效率无关,该流体流将纱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机械拉伸上,由此,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惊讶的是,卷绕在上述制动掣子上游的供应器圆筒的终端部分上的线圈的松弛得到防止。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产生流体流供纱线的机械拉伸用的气流装置包括安装在终端导纱孔眼上的、与调制制动装置连接的原有的喷嘴,其中,提供加压空气给制动装置以便气流穿线。流动速率由至少一个流量控制器控制,它按照纬纱的特征和织造工艺的参数工作,这样,纱线的机械拉伸将防止在供应器圆筒上终端线圈松弛。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从下面的详细介绍并参看附图可更清楚地了解按照本发明的稳定装置的特征、目的和优点,而该附图是通过非限制性的例子和显示供流体喷射织机用的预测量器/纬纱供应器的示意图给出的,且该织机具有按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稳定装置。
图1是供流体喷射织机用的预测量器/纬纱供给器的示意图,且该织机具有按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稳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未经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3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