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挂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2122052.2 | 申请日: | 200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小滝浩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53/00 | 分类号: | D05B53/00;D05B8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挂线装置,具有把面线向针孔附近输送的缝线输送装置和把通过缝线输送装置输送到针孔附近的面线穿过针孔的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使面线自动地输送到针孔附近并穿过针孔的自动挂线装置的缝纫机,例如已在特开平11-179084号公报和特开平11-267383号公报等中公开。
在特开平11-179084号公报中所述的刺绣缝纫机,具有:为了把面线从缝纫机上部拉到针孔附近而进行输送的引线装置和把通过该引线装置输送的面线穿过针孔的穿线装置。引线装置具有半旋转的引线臂,在引线臂上设有夹持面线的引线夹持部。通过引线臂的半旋转,引线夹持部可在缝纫机上部的待机位置与机针附近进行往返移动。
在把面线穿过针孔的挂线动作中,首先,通过已移动到缝纫机上部的待机位置上的引线夹持部夹持住面线。这时,为了容易地穿上面线应减弱引线夹持部的夹持力。
面线一旦由引线夹持部夹持,引线臂就进行半旋转,引线夹持部在夹持住面线状态下移动到机针处。当引线臂半旋转时,为了使面线不会脱落,引线夹持部被设定了很强的夹持力。
引线夹持部为了把面线拉到针孔前而移动时,通过穿线装置把面线穿过针孔。这时,为了在穿线后使面线从引线夹持部上脱开,应减弱引线夹持部的夹持力。
然后,通过反转引线臂使引线夹持部从机针一侧移动到待机位置,到此,面线挂线动作结束。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缝纫机中的问题是,在引线臂进行半旋转、使引线夹持部从待机装置移向机针附近时和从机针一侧移向待机位置时,由于不能变更引线夹持部的夹持力,所以在穿线后缝线仍留在引线夹持部上的情况下,引线夹持部就会用力夹持缝线并向上拉,这样,缝线很可能从针孔内脱出,因此很难进行精度良好的挂线工作。
另外,在引线夹持部移动到待机位置和机针附近时,就要减弱引线夹持部的夹持力,但是为了进行精度更好的挂线,最好把引线夹持部的夹持力能在面线定位和穿线时适宜地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进行精度更好的挂线工作,最理想的是,应把位于待机位置的引线夹持部的停止位置设在能够使面线可靠地固定在引线夹持部的位置上,并把机针附近的引线夹持部的停止位置设在能顺畅地进行穿线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精度更好的挂线动作的缝纫机挂线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挂线装置,例如,如图1、图2、图9、图12所示,
缝纫机挂线装置1,包括:
具有能保持面线的缝线保持部(缝线夹持部30),通过该缝线保持部将面线在保持位置上保持并向针孔N附近输送的缝线输送装置10,和
通过该缝线输送装置把输送到所述针孔附近的面线A穿过针孔的穿线装置50;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把面线从所述保持位置输送到所述针孔附近的输送时,和把面线输送到所述针孔附近后,使所述缝线保持部返回到所述保持位置的返回时,变更所述缝线保持部保持压力的保持压变更装置(输送凸轮19、保持压转换滚轮46、保持压转换动作板40、保持压调整板42、保持压转换连杆43、保持压转换板44)。
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纫机挂线装置,由于缝纫机挂线装置具有所述保持压变更装置,因此,在把面线从缝线保持位置输送到针孔附近的输送时和把面线输送到针孔附近后再把缝线保持部返回缝线保持位置的返回时,能够变更缝线保持部的保持压力。
因此,一方面在输送时增强缝线保持部的保持压力而使面线不从缝线保持部脱离,一方面在返回时减弱缝线保持部的保持压力,这样即使在穿线后面线仍留在缝线保持部上的情况下,缝线保持部也可保持并不拉曳面线,这样的设定能进行精度更好的穿线动作。
本发明之2的缝纫机挂线装置,是在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挂线装置中,例如,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
缝线输送装置,具有缝线保持部的同时,还具有通过旋转使所述缝线保持部在缝线保持位置和针孔附近往返移动的缝线输送体20;
保持压变更装置,包括:在具有相互不同的两个凸轮(19b、19c)的同时,还具有:当所述缝线输送体旋转时,以该缝线输送体的旋转轴(轴18)为中心,对所述缝线输送体相对旋转的旋转体(输送体凸轮19),和设置在所述缝线输送体上并与对该缝线输送体相对旋转的所述旋转体凸轮相接触的接触件(保持压转换滚轮46),和根据与所述凸轮接触的所述接触件的位置的变位来转换所述缝线保持部的保持压力的保持压转换装置(保持压转换动作板40、保持压转换调整板42、保持压转换连杆43、保持压转换板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公司,未经重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2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