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胸罩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20802.6 | 申请日: | 200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彬;周重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彬;周重民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A41C3/10;A41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永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胸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胸罩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胸罩采用缝纫的方式缝制而成,其主体部分由依次叠合并缝制在一起的外层布、罩杯和内层布组成,主体下缘的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一般还设有钢制或其它弹性硬制材料制成的弧形骨架,以强化主体造型效果并增强胸罩对人胸部的托力,弧形骨架也是缝制在主体上的,因此胸罩上存在许多接缝和缝线,穿着时使人感到不舒服,并有可能因接缝和缝线的摩擦造成肌肤损伤,出现红肿等,加入弧形骨架后,外层布和内层布还容易扭曲变形,由此带来的不适感和损伤会更强,另外,这种胸罩制作时裁剪和缝纫工作量较大,作业麻烦,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缝胸罩,该无缝胸罩上没有接缝和缝线,不会给人造成不适的感觉或损伤,本发明还提供这种胸罩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
本发明提供的无缝胸罩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无缝胸罩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罩杯和内裹层,本体上设有背带,其前部有相互对称且相互连接的两个向外的凸起部,罩杯和内裹层位于该凸起部内侧,呈与该凸起部相配合的凸起形状,本体前部的凸起部、罩杯和内裹层依次贴合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无缝胸罩的方法包括这样几个制作过程:(1)制作胸罩本体,其中本体前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凸起部采用一次成型技术成型;(2)制作罩杯,先将用于制作罩杯之各部分的材料在相互贴合的表面上涂设黏合剂,按其各自在罩杯上的位置和顺序叠置在一起,使用专用模具对叠好的材料进行热融压,形成凸起状罩杯坯,然后按照所需罩杯的形状将罩杯坯裁切成罩杯;(3)制作内裹层,采用一次成型技术成型内裹层;(4)胸罩总成,将依照制作过程(1)、(2)和(3)制作出的本体、罩杯和内裹层相互贴合的表面涂设黏合剂,将本体前部的凸起部、罩杯和内裹层按照其在胸罩上的位置和顺序叠置在一起,罩杯包裹在本体和内裹层之间,使用专用模具进行热融压,将本体前部的凸起部、罩杯和内裹层贴合在一起,形成无缝胸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无缝胸罩是采用一体成型的部件贴合制成的,没有接缝和缝线,穿着舒适,不会摩擦损伤肌肤,其制作方法的工艺简便,机械化程度高,产品造型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缝胸罩的示意图;
图2是无缝胸罩罩杯的示意图;
图3是无缝胸罩罩杯断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无缝胸罩罩杯各部分材料叠置时相互位置和顺序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无缝胸罩罩杯坯热融压制作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无缝胸罩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1、罩杯2和内裹层3,本体1上设有背带4,其前部有相互对称且相互连接的两个向外的凸起部5,罩杯2和内裹层3位于该凸起部5内侧,呈与该凸起部相配合的凸起形状,本体1前部的凸起部5、罩杯2和内裹层3依次贴合在一起,罩杯2被包裹在本体凸起部5和内裹层3之间。
所述本体1前部的凸起部5和罩杯2之间、罩杯2和内裹层3之间可以各有一层或多层黏合剂层,本体1前部的凸起部5、罩杯2和内裹层3通过各该黏合剂层贴合在一起。
所述罩杯2的下缘6内部可以设有弧形骨架7。
所述罩杯2可以包括依次相互贴合在一起的外夹层2.1、外发泡体2.2、内发泡体2.3和内夹层2.4。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所述弧形骨架7置于外发泡体2.2和内发泡体2.3之间。弧形骨架7表面可以分别同外发泡体2.2和内发泡体2.3黏合(或用其他方式贴合)在一起,弧形骨架7截面可以为扁平状,这样可以使弧形骨架7同罩杯2其他部分贴合得更牢靠,贴合处(即罩杯下缘6)更平滑。
所述罩杯2的外夹层2.1和外发泡体2.2之间、外发泡体2.2和内发泡体2.3之间、内发泡体2.3和内夹层2.4之间可以各有一层或多层黏合剂层,外夹层2.1、外发泡体2.2、内发泡体2.3和内夹层2.4通过各该黏合剂层贴合在一起。
为制作上述无缝胸罩,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包括这样几个制作过程:
(1)制作胸罩本体1,其中本体前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凸起部5采用一次成型技术成型,一次成型技术可采用任何适宜的现有公知技术(例如热压成型技术),本体1的其余部分(如背带4)可以在该凸起部成型时同时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或制作出来后采用压合、黏合或其他方式连接到相应部位上,形成一体化的本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彬;周重民,未经李文彬;周重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0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桌柜形家具的壁板
- 下一篇:一种可充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