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20357.1 | 申请日: | 200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贞末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1/08 | 分类号: | D05B1/08;D05B61/00;D05B73/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式线迹 缝纫机 环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特别是关于通过多根面线和钩梭线连续地形成线环线迹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这一类的以往技术,已知有在日本公报特开2000-93671号中所示结构的技术。
对该公知技术的构成通过图8、图9进行说明。
图8是压布装置和针板的立体图,20是支撑体,在未图示的压杆的下端可自由装卸。21是压脚,通过其水平方向的轴22被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撑体20的下端。23是线环压脚,可相对于压脚21转动自如地由水平方向的轴23A支撑。
24是针板爪板,在该针板爪板24上设有作为落针部的3根机针N的落针孔24A,和形成在落针孔24A的送布方向的前方的门型切口24B,和锁边爪24C,基部固定在后述的针板25上。
在该针板25上,在与针板爪板24的落针孔24A下方对应的位置上,如图9所示,形成有具有三个圆弧状的凹部25A、25B、25C和设在其凹部25A、25B、25C之间、向送布方向上方倾斜的两个锁定爪25D、25E的整线器25F。另外在该针板25上,形成有副输送牙26出没的送布牙孔27和包括中央的送线环牙28的主输送牙29出没的主输送牙孔30。31是钩梭。另外在所述送线环牙28的送布方向上,直行方向的宽度比3根机针N的配列方向的宽度窄。
下面对所述以往技术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
缝纫机驱动时,与未图示的主轴连动,3根机针N在上下动的同时钩梭31以平面形状在机针的周围划椭圆轨道地摇动,主输送牙29和副输送牙26进行送布的四运动。
对于这些机针N和钩梭31以及送布牙之间的运动关系,从由机针N处于下死点,钩梭31处于最后退位置,输送牙处于针板上面的下方的状态开始进行说明。
在机针N开始从死点稍微上升,钩梭31开始前进运动时,在3根机针N分别具有的面线NT上形成面线环,钩梭31的尖头依次钩住这些面线环。
如上述那样被钩梭31钩住的面线环被拉向钩梭31的行进方向,面线环如图9所示,挂在设于凹部25A、25B、25C之间的固定爪25D、25E上,在凹部25A、25B、25C上整线。
伴随机针N进一步上升钩梭31也继续前进,面线NT由未图示的面线挑线杆挑起。
机针N进一步上升到上死点后开始下降,钩梭31也边向与送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边继续行进,在达到最前行进位置后开始后退。
如上述那样下降的3根机针N如图10所示,以进入到被钩梭31钩住、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中的状态达到最下点,钩梭31位于最后退位置。
通过反复进行所述机针N的上下动和钩梭31的往返运动,由3根面线NT和1根钩梭线LT,在送布方向形成如图9所示的线环32,该线环32通过主输送牙29的送线环牙28和线环压脚23,向送布方向送出。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技术中,分别有如下的问题。
即,通过3根面线NT和1根钩梭线LT在送布方向形成的线环32,由机针N的上下动和钩梭L的往返运动在前后左右摆动,被固定在如图9实线所示的固定爪25D、25E上的面线NT,如双点划线所示,越过固定爪25E而被固定在相邻的固定爪25D上,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有不能形成其后面的线环的问题。
另外,向送布方向送出的线环32,通过主输送牙29的送线环牙28和线环压脚23,如图9所示,以拉向送布方向的方式把线环32的前方拉向中央并变细。这样被钩梭31钩住,如图10的双点划线所示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小,在其三角形中因不能落针而发生跳针,有不能形成线环的问题。
另外,在送线环牙28的送布方向的直行方向上的宽度,比3根机针N的落针部的宽度窄。为此在送布方向拉出变细的线环32的前方,如图11所示,在送线环牙28的侧方离开,这样就不能向送布方向送出线环,实质上有不能形成线环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公司,未经重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0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