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拾光装置用的物镜和拾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2119192.1 | 申请日: | 2002-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小嶋俊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7/12 | 分类号: | G11B7/12;G11B7/135;G02B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马高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物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拾光装置中使用的物镜和拾光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对不同种类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光装置用的物镜和拾光装置。
背景技术
能对例如DVD和CD等不同种类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生信息的拾光装置一直在开发并正在以各种用途使用。在这样的拾光装置中,有构成的小型化和低成化等各种要求。
虽然一般用半导器激光器作为拾光装置的光源,但因为对DVD用于信息记录或再生的最佳波长是635nm或650nm左右,而对CD用于信息记录或再生的最佳波长是780nm左右,所以到目前为止一直使用具有DVD用的光源和CD用的光源两种光源的拾光装置。
可是,具有价格高的两个半导体激光器的拾光装置因使成本增加,而有一个所谓如何使其共同化的要求,为了满足该要求,而考虑用DVD用的光源再生CD的信息。于是,在近年开发的追加型小光盘(CD-R)中,如果DVD用的光波长为635nm左右,则其光的反射率极低,而不能获得充分的光量,所以存在信息记录或再生不能进行的问题。
与此相对,本申请人在特开平9-306014号中公开了利用DVD用的光波长与CD用的光的波长的中间波长能对DVD和CD-R进行信息记录或再生的拾光装置和用在该装置中的物镜。
然而,在用特开平9-306014号中公开那样的中间波长的光的情况下,从所谓反射率的观点上看比CD-R严格,对可消去信息的小型光盘(CD-RW)存在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困难的问题。另外,因为中间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的需要量少,所以还存在价格高的担心。
另外,在特开平11-339306号中公开了利用波长780nm的光进行DVD再生的拾光装置。然而该现有技术在用波长780nm的光进行DVD的再生时产生的副瓣影响,为了消除该副瓣影响而要通过电处理来消除,为此必需有附加的电路,结果使拾光装置的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的问题,有人进行了下述的尝试:在物镜的光学面上在与光轴交叉方向形成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使内侧的光学功能区域DVD和CD共有,使外侧光学功能区域为VDD专用,即使利用高NA和波长长的光束也能构成象差小的DVD、CD信息记录再生用的物镜。
然而,为了进行低成本地大量生产,最好用塑料坯料形成物镜,但因为塑料坯料的折射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大,所以即使有多个光学区域,由塑料坯料形成的物镜在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下补偿因折射率变化引起象差比较困难。
特别是随着高NA化的进行,因温度变化的球面象差变化增加的倾向明显。在如设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球面象差的三次成分的变化量为δSA3、物镜为象侧数值孔径为NA、焦距为f、成象放大率为m、激光光源波长为λ,则用
(δSA3/δT)∝f·(1-m)4·NA4/λ (1)
表示。从式(1)可以清楚看出,当物镜的数值孔径NA增加时,球面象差以NA的4次方增加,据认为该象差的补偿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拾光装置和用在该装置中的物镜,该拾光装置不用附加的电路,用波长比较长的单一光源就能对不同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生,并且还能抑制因环境变化引起的性能下降。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拾光装置的物镜,所述拾光装置包括一个光源和一个光学会聚系统,所述光学会聚系统具有一个物镜,所述拾光装置通过把从光源发射的光速透过具有第一和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透明基板聚焦在一个信息记录面上进行信息记录和/或再生,所述物镜包括:
一个光学表面,在该光学表面上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并在离开该光轴的各个不同距离的位置上形成多个光学功能区域,其中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包括一个比较靠近该轴的内侧光学功能区域和一个位于该内光学区外面的外侧光学功能区域,内侧光学功能区域使光通量通过以便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第一和第二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而外侧光学功能区域使光通量通过以便对第一光学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和再生信息;还包括:一个形成在外侧光学功能区域上的衍射结构,其中满足下述各式:
λ>700nm (2)
NA1>0.65 (3)
t1<t2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9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高纯度氟聚合物





